曳撒

明代曳撒又称“一三”,为“一色(shǎi)”变音,来自蒙语“质孙(jisum)”,明代服饰之一,自元代辫线袄演变而来。质孙服在各种史料中多简化作质孙,有时也称为只孙衣、质孙袄、质孙控鹤袄。明代曳撒服至为质孙服别称,通常搭配贴里和比甲。贴里( terlig) 正是(下摆有褶的)断腰袍的蒙语称呼,在康熙五十六年成书的《二十一卷本辞典》中解释为绸缎做的带褶的长袍。现代蒙语中贴里仍是袍的意思。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十四:“今圣旨中,时有制造只孙件数,亦起于元。时贵臣,凡奉内召宴饮,必服此入禁中,以表隆重。今但充卫士带服。亦不知其沿胜于胡俗也。”明末清初孙承泽在《春明梦余录》中记述: “校尉皆衣济逊,其名乃元旧也 。《元史》云‘国师法王至,假法驾半仗,以为前导。诏省、府、台、院官以及百司庶府兼服银鼠济苏[质孙],’此元人礼服,后乃为下役之服。”

方以智在《通雅》中记述:质孙者,为五色团花,乃元服,今校尉服。“团花曰只逊,因元之质孙也。政和七年正月,礼制局请墨车驾士衣皂,夏缦皂质绣五色团花。锦衣校尉,自抬辇以至持扇、锽、幡、幢、鸣鞭者,衣皆红青玄、纺绢地,织成团花五彩,名曰只逊,其帽曰脑包,按元大宴服质孙,冬则纳石宝里,夏则钹笠都纳。‘质孙’汉言一色[曳撒]服也,无定制,上下皆服,精粗不同,同称‘只逊’。今单以衣校尉,而书作‘只逊’耳。其脑包即五代时之鬅头也。”

监察御使虞守随对其服制极其不满: “盖中国之所以为中国者,以有礼仪之风,衣冠文物之美也。况我祖宗革胡元腥膻、左衽之陋,冠服、礼仪具有定式。圣子神孙、文臣武士万世所当遵守,奚可以一时之便,而更恒久之制乎?(卷170)” 可见虞守随对曳撒这一源于蒙元的服饰相当鄙视,而以中国者自居,认为中原传统的礼仪之风、衣冠之美,应是帝王、文臣、武士所遵守的信条。沈德符也在《万历野获编》中以嘲讽的口吻写到:“若细缝袴褶,自是虏人上马之衣,何故士绅用之以为庄服也? ”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的曳撒形象

明朝嘉靖年间王世贞《觚不觚录》曰:“袴褶,戎服也。其短袖或无袖,而衣中断,其下有横摺,而下复竖摺之,若袖长则为曳撒……而士大夫宴会必衣衤曳衤散,是以戎服为盛。”即短袖或无袖者称袴褶,长袖者称衤曳衤散。前身分裁,打马面褶子,后身通裁,无褶;身侧有摆。明中后期,服饰花样翻新,众彩纷呈,缙绅士大夫很热衷于创新服饰新式样,并古服名。士大夫闲居,出现了衤曳衤散、程子衣、道袍三种式样,总称“袴褶”。但明朝附会的中古袴褶之名已完全不同于魏晋唐宋袴褶。

《明宫史》:(衤曳衤散)其制后襟不断而两傍有襬。前襟两截,而下有马面褶,两傍有耳。自司礼监写字以至提督正,并各衙门总理管事方敢服之。红者缀本等补,青者否。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二》:“(寇天叙)每日戴小帽穿一撒坐堂,自供应朝廷之外,一毫不妄用。”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