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一味的形成与江西禅宗茶文化


 

中国的茶文化如同整个的中国文化,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儒家的人生追求、道家的自然理念、佛家的禅悟精神皆汇于其中,构成了中国文化精深、独绝的境界。而茶对佛门禅宗的重要性及二者渊源又远远超过儒道二家。

众所周知,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在中国最早是作药物的。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茶主要用来佐餐和解渴。约在南北朝时,随着佛教的兴起才产生了饮茶之风。特别是唐代以后,禅宗日盛使饮茶之风盛行天下,有《封氏闻见记》中记载可资证明:“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茶圣陆羽,自幼即被智积禅师收养,在禅院中度过童年,并练就出一手烹茶的高超本领。他所撰写的《茶经》,集当时中国茶道文化之大成,其中也不乏对僧人嗜茶的记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