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节元宵宴

“正月十五闹花灯”。每年的正月十五,人们抖擞精神,欢庆灯节。灯节,人们习惯上又称之为上元节、元宵节、元夕节,简称为元宵、元夜、元夕,就是元月夜晚的意思。因为这个节H的最大特点是通宵张灯庆贺,人们留连观赏,所以称之为灯节,是十分贴切的。
  灯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历来就有两种说法。其一,认为始于西汉文帝时期。据说,公元前180年,西汉政府最终戡平诸吕之乱,时值正月十五日。为了纪念这个十分特别的日子,以后每逢此H夜晚,文帝都要微服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定名为元宵节。到汉武帝时期,又命令人们于此夜家家燃灯达旦,人人娱乐不眠,正式定名:勾上元燃灯节。其二,认为始于东汉明帝时。永平年间(58—75年),汉明帝为了在全国提倡佛教,于上元之夜在宫廷、寺院“燃灯表佛”,令天下士族百姓等也家家户户挂灯。
  后世相沿成俗,成为元宵灯节。无论何种说法,灯节渊源由来已久,是可以肯定无疑的了。
  进入南北朝时期,民间的元宵节活动,保持了流行的势头,但在官府和士大夫阶层中却相对衰落。据史料记载,此时民间主要有“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化妆举行歌舞晚会;还要张灯燃炬、祀门户、祭蚕神、迎紫姑及举行家宴等,庆贺节日。唐代玄宗时,尊崇道教和佛教,接受西域和尚婆陀的请求,在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十五H夜点起千盏花灯,重开长安城的宵禁。此后,围绕点花灯而进行的节日活动,便在全国各地各阶层中迅速盛行起来。据说,将元宵张灯作为法定之事,就是从唐代开始的。唐代诗人咏元宵花灯的佳句甚多,著名的如:“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等,都可谓美妙传神。吟颂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不难想见当时的元宵节H,处处灯火通明、热闹欢乐的景象和人们按捺不住的兴奋喜悦心情。进入宋代,灯节活动较唐代更加热闹,节日延续的时间也更长。仅以花灯本身而言,花色品种H渐增多。而且配以烟火,更增添了节日热闹欢快的气氛。当时人描写灯节的热闹情景说:“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此时还出现了流行后世的“鳌(60,音敖)山”,就是将万盏灯火叠成的灯山。灯节的活动,延续流行到清代,更威为人们在正月农闲的日子里盼望期待、尽情欢乐的喜庆节目。
  清代的灯节,张灯、赛灯、观灯是节日里的主要内容。围绕着这些活动,人人都要尽兴随心地闹、玩。

  将内心的欢乐喜悦完完全全地抒发出来。
  清代北京的元宵夜肆张灯活动,就十分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热闹的特点。当时内城如东四牌楼、地安门、东安门、新华门、新街口、西四牌楼,外城正阳门外大街等地的沿街各类铺子,都纷纷用纱绢、玻璃等制成或大或小、或高或矮、或方或圆等形式各异的花灯,如期张挂在铺面上。这些花灯,有的绘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等书中的各色人物;有的绘有兰、菊、梅、桂、竹、牡丹、芍药等植物花卉;有的绘有龙、虎、马、牛、猫、犬、蟹、虫、鱼、虾等动物。在铺天盖地的烛光、月色与烟火的交相辉映下,个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花灯之外,还有供小儿四处游走玩耍时提的灯笼,以及各种各样的“走马灯”、“气死风灯”等,也都各具特色,令人爱不释手。更有在北方寒冷地区独有的冰灯,最是让人叹绝。它们往往是“市人之巧者”,利用冰冻而制成,中间以麦秸等做成人形,简直可以乱真。与此同时,各种烟火也是层见叠出、名目繁多。如“盒子、花盆、烟火杆子、线穿牡丹、水浇莲、金盘落月、葡萄架、旗火、二踢脚、飞天十响、五鬼闹判儿、八角子、炮打襄阳城、匣炮、天地灯”①等,把节日的夜空打扮得五颜六色、热闹非凡,给沉浸在节日欢乐中的人们增添了无尽的趣味。
  张灯红火热闹,看灯、赏灯更是引人人胜。每当上元之夜,京城中无论官宦人家还是市井平民,甚至平日里那些“养在深闺人不识”的红粉少女,都倾家而出,上街观灯。一时之间,街上人流如注、观者如堵。由于拥挤而丢鞋丢帽的,比比皆是,随处可见无从辨认的鞋帽。个别女孩子只顾贪看花灯,竞至于挤落了头钗,以至云鬓散乱、憨态可掬。
  赏灯之余,清代南北各地还流行“打灯谜”等活动,以助游兴。灯谜是一种汉字文化中特有的文字游戏,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同时又十分易于普及,所以深受各界人士的欢迎与喜爱。灯谜贴在花灯一侧,供游人“商揣”破译。一旦答对,灯主要如约赠给各种果品、巾扇等“谜赠”,以资鼓励。配合张灯、观灯活动,人们还要击鼓、舞龙灯、扭秧歌、戴大面具等,以增加热闹欢乐的气氛。一时之间,往往是火树银花,鼓铙喧天,人声鼎沸,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另外,元宵节日,南北各地还盛行妇女“走桥”的习俗。北方妇女一般于元夕(或次El晚),头罩白绞布,成群结队,挽手并肩出游,俗称“走百病”。凡是途中遇到桥,几个人要一同走过,这叫“度厄”,俗称走桥。
  人们认为,这样可以确保一年内无腰腿疼痛的困扰。有的妇女,还在这天晚上到城门洞去摸门上的铜钉,据说摸过之后,可以生男孩。南方妇女也在元宵结伴外出,并且一定要连续经过三座桥才罢休,叫做“走三桥”。目的也是为了“祛百病”。
  再有,东北满族人中还有元宵蒸面灯的习俗。就是将豆面捏成油灯状,一共做12个,分别代表12个月。蒸熟后,要观察每个月灯的干湿,用以预测一年的旱涝。凉干后,注入麻籽油,插上灯芯点燃,再据明亮程度预测一年的喜庆之事。同时,这一天还有祭祖等活动。
  尽情的玩乐之余,人们也不忘打打牙祭,免得冷落了肚皮。据清人富察敦崇所著《燕京岁时记》说,元宵节期间,“市面上卖的食物,干鲜都有,但以元宵为大宗”。其实,无论南北,元宵都是人们元宵佳节餐桌上最具代表性的应节食品。
  元宵作为一种食品,最早出现于我国宋代(也有人认为早在唐太宗时已出现)。宋代诗人周必大有诗赞元宵云:“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以形象化的语言,传神地描述了元宵在沸水中翻滚起伏的情景。流传到清代,南北各地的元宵。在制作与烧制方法上已出现分化,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北方如北京等地,制作元宵往往是先做馅。据说,当时的元宵馅有山楂白糖、桂花白糖、枣泥、奶油等。掺上果料,待凝固后切成方块,投入干磨江米粉中,使之反复滚动,沾上厚厚一层米粉,放于水中煮熟,即是雪白香甜的元宵了。南方习惯上称元宵为汤圆、圆子或汤团。做法则是先将糯米粉加水调制成面皮,再夹上馅,包起。馅以肉为主,有咸、甜之别。也有无馅的,称为“实心汤圆”。而据清人顾禄《清嘉录》说,苏州人制作的节日圆子,往往呈“饼式”,用油煎制而成,叫做“油糙(dui,音堆)”。一般说来,水煮元宵人口粘软清甜,油炸汤圆则外酥里粘,各有妙道,都很受人们的喜爱。
  元宵节的代表食品~—元宵,除了它内在的甜美可口之外,外形的“团团圆圆”,还有团圆、和睦、幸福的深刻寓意。皓月当空,灯火通明,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品尝着圆圆甜甜的元宵,既是对合家团圆的庆贺,又是内心甜美、幸福和快乐的婉转表达。据说,清末北京草厂胡同有个汤圆铺内,有副对联的下句为:
  “人间骨肉,同此团圆”。可谓一语双关,道尽了汤圆的内在意蕴。清代,人们继承了前代流传的元宵这一一美味并加以光大,除了因为元宵本身的味美之外,它所蕴含的这份美好的象征意义,也应当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除元宵这一流行全国各地的节日食品之外,各地的人们还食用各种本地的应季食物,进而形成独具特色的饮食习俗。如据清人顾禄的《清嘉录》一书记载,每年元宵节晚上,苏州城内的家家户户,都要点燃一对巨蜡,放在中堂。在明若白昼的蜡光之下,安排一桌以鱼肉为主的丰盛酒席,与左邻右舍要好的人家互相“宴赏”。这叫做“灯宴”。还有一些人,经不住户外灯火人流的诱惑,起身到市面临街的茶炉房、酒肆中,要上一壶酒,几盘下酒菜,或者一壶清茶,一盘茶点,一边饮酒吃茶,一边欣赏着千姿百态,多如繁星的彩灯,细细品味这难得的良宵美景。往往通宵达旦,直至兴尽,方打道回府。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