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资料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叫灯节、上元节。元宵节与春节紧紧相连。过去,人们大 约用20天的时间为春节做准备。然而,元宵节却标志着新年喜庆的结束,元宵节过后, 一一切都恢复正常。
“元”的字面意义是“第一”,“宵”指“夜晚”,元宵是我们在新的一年里第一次看到圆 , 月的日子,是家人团聚的一个传统节El。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就是灯展,所以这个日子 1 也叫灯节。
灯展的习俗开始于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汉武帝非常重视这个节日。 公元前104年,他宣布灯节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庆祝仪式通宵达旦。其鼎盛期是在唐朝(618~907)和宋朝(960~1279),后延续至今。然而,花灯却从小巧简单发展到现在的多彩多姿,庆祝范围也不断扩大。
到了隋朝(581~618),隋炀帝邀请外国使节来中国看彩灯,欣赏节目演出。
到7世纪唐朝(681~907)初期,灯展活动持续三天,唐玄宗(685~762)也撤销宵禁, 允许人们昼夜观灯玩乐。
到了宋朝(960~1279),灯节改为五13,庆祝活动开始扩展到中国的许多大城市。人们用彩色玻璃甚至用玉石来做灯笼,上面画有民间故事中的人物。
明朝(1368~1644),15世纪初开展的庆祝活动规模最大,节日活动持续10天,明成祖(1403~1424)允许留出商业区用来举行灯展,甚至现在北京有一个叫灯市口的地方就以此得名。汉字“灯”,意思是“灯笼”;“市”,意思是“市场”。当时那儿白天是卖灯笼的市 场,夜晚,当地人习惯去那里看漂亮的灯会。
今天,在全中国,农历正月十五的灯会仍然是一个大的活动。人们欢欢乐乐度过一个灯火辉煌。的夜晚。例如,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省成都市每年都在文化公园举行灯会。在灯节期间,公园确实是一个“灯的海洋”!许多花灯设计新颖,吸引着无数的观光者。最 引人注目的花灯叫“龙柱”。龙柱形状像一条金色的龙,螺旋形上升至27米高,龙嘴向外喷吐焰火,场面壮观,令人难忘。
灯节活动热闹非凡,人们无比喜悦。在灯节这天,花灯摆满整个街道,人们整晚载歌 、 载舞。这形成了一个群众性的娱乐活动。长期以来,人们不断制造各种精美、奇异的花 灯以及各种爆竹和焰火来增添灯节的热闹气氛。仅花灯一项,名堂就很多。有“龙灯”、 “凤灯”、“鱼灯”、“兔灯”,以及各种历史人物、神话故事灯,诸如“走马灯”等等。把很多灯笼连在一起就制成了灯树、灯楼、灯山和牌坊之类的花灯。除了灯笼,人们还在灯笼上悬 挂各种灯谜,供人猜测取乐。另外,中国不同地区的人们还发明了许多绚丽多彩的歌舞表演,有踩高跷、扭秧歌、等民间艺术宝库。
除了玩花灯和其他娱乐活动外,灯节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吃元宵。元宵是用糯 米粉做成的团子,很明显,元宵的名字来自元宵节。据说吃元宵的习俗起源于4世纪的 东晋朝,后来,盛行于唐朝和宋朝时期。
元宵馅有甜、咸两种,甜馅用糖、胡桃仁、芝麻、桂花、玫瑰花瓣、加糖腌制的橘子皮、 豆沙或枣泥等。一种成分或混合配料都可以做汤团馅。咸汤团用碎肉、蔬菜或肉菜混合 做馅。
中国南方和北方做元宵的方法不相同。通常南方各省是把揉好的糯米面团做成圆 球,挖个洞,放上馅,然后放两手中滚动,使元宵表面光滑。北方元宵的配料通常是甜的, 不用肉。把馅做成硬核,轻轻蘸水,放在装有干糯米面的平底篮子里滚动,一层面粉沾在 了馅上,再蘸水后放篮子里滚动,就像滚雪球一样反复做,直到做成你想要的大小。
吃元宵的传统延续至今。这一传统促使新老商店改进他们的产品。他们千方百计 提高元宵的口味和质量,以吸引更多的顾客。
灯节的夜晚人们吃元宵,元宵雪白,圆圆的像珍珠一样漂浮在热气腾腾的碗里,这象 征着月亮圆圆,生活繁荣昌盛,家庭团圆和睦,来年心想事成。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