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有哪些娱乐活动?侗族娱乐形式简介

作者:姜和

“花炮会期”

花炮会期是一年一度的群众性的娱乐形式,不分地区,不分民族,到了会期那天,本乡各寨、各团体、各行业都可参加抢炮,外乡外县甚至外省可以参加抢炮,但有一个惯例,就是既抢得了花炮,到第二年的会期,必须来还炮,如果不还,就取消它抢炮的资格。在会期中,有许多传统的娱乐活动。主要有:

游炮

会期当天上午九时,各寨的还炮队伍要来。铁炮组走在前头。他们由芦笙小组领队,抬着红猪,纸花镜屏。继之几十个青少年,各执一根长杆子,杆上都挂着四、五千发的小鞭炮边走边放,吹吹打打,游行过街,宛如一条长龙。送炮队,几十个青年,青衣白裤,大头巾包头,腋下背着绣花荷包和盛火药的葫芦,配成银颈圈,用青布包好的粉枪管子,杠在肩上,他们列好队用火点燃火嘴,一排排礼炮响彻云霄。

斗鸟

另一帮人,乖着赶会期的机会,带自己豢养的画眉鸟来斗鸟。斗鸟的场所在附近一个小坡上。坡上树林里挂满了鸟笼。主人们谈鸟的羽毛、谈斗鸟的故事,谈得投机时就把鸟拿着斗,人们都围上去看热闹。侗族人十分喜好养鸟、斗鸟。有的好鸟(即常胜鸟)你就是给一头大水牛也不一定肯同你换。

抢炮

下午二时开始放花炮了。花炮是一个碗口粗一尺多长的大红炮,炮上端放着一个用红布裹好的打得紧紧扎扎的藤环子,按着炮的次第鸣放,首先把第一个炮竖立在小洞的沙滩上,几百个雄纠纠的抢炮能手,环绕炮的周围,欢呼不息。“轰”的一声巨响,藤环子抛上云天,能手们一齐奔向炮圈降落的地方,炮圈落处立刻人群成堆,挤做一团。炮圈到手后须靠本队的能手们保护,悄悄地传给另一个人,才能突破重围。特别是抢第一个炮,最后拿着炮圈进入协定的门口去登记,才算胜利。按此顺序接连放第二炮、第三炮。

“月也”

“月也”(侗语)是侗族民间规模最大的社交活动。“月也”有“哼八月”、“芦笙月也”、“哼年月也”三种。第一种“哼八月”以双歌为主,不带芦笙。双歌乃是侗歌的一种,多为二声部男女对唱,女唱男答,有时也用侗笛伴奏。第二种“芦笙月也”是农闲夜间寨与寨之间的芦笙对赛。曲目有“过寨曲”、“通报曲”、“告别曲”、“约伴曲”、“出寨曲”等等。第三种“哼年月也”则是自由选择村寨对赛。一般在春节前练好芦笙和耶歌、双歌,正月出访别村。到别寨以后,主寨姑娘会设纺车、鸡笼、木柴路障,唱拦路歌。客寨的后生要唱开路歌进寨后,跳芦笙踩堂舞。他们会在一个寨子里停留三天,进行集体联谊活动。

拦路歌

侗族迎客送客时唱的歌,多用于“月也”场合。“月也”时间长短由内容决定,参加人数一般是一家一名代表。由寨中有威望的人率领,集体到友好村寨拜访。甲寨客人快到乙寨时,乙寨众人要到寨口迎接,同时用日常生产工具或生活用具等,设置重重路障,双方摆开歌阵,对唱拦路歌。主队用歌提问,客队用歌回答,答对一次撤除一个路障。如答错,客队就燃放鞭炮,表示歉意和敬意,主队就撤路障,迎客入寨,参加丰富多彩的联欢活动,如演侗戏、唱侗歌、舞龙舞狮、赛芦笙,等等。“月也”结束,主寨又集结队伍欢送客人,送至寨口又唱拦路歌,表示挽留。彼此别情依依,表现了同胞之间的团结友爱情谊。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