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服配饰 | 幐——布袋佩包

幐[téng]基本字意

行囊:盛物的布袋。《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九年七月初六》:“是日整理行幐,定於明日与制军同往 香山 ,先赴各处辞行。”

包:《后汉书·儒林列传》“其缣帛图书,大则连为帷盖,小乃制为縢囊”。说的是董卓作乱迁都时,东汉国家图书馆里所收藏的那些丝帛书籍,大的被连缀成帷帐车盖,小的就被做成了佩囊。

香袋:盛麝香的香袋。《南齐书·萧昭胄传》:“ 寅 遣人杀 山沙 於路,吏於麝幐中得其事迹, 昭胄 兄弟与同党皆伏诛。”《资治通鉴·齐和帝中兴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囊可带者曰幐。 山沙 以盛麝香,故曰麝幐,犹今之香袋。”

护封:犹签帙[zhì](帛书用囊盛放,叫做帙。后来帙指书画外面包着的套子。书一套叫做一帙。)《新唐书·儒学传中·马怀素》:“是时,文籍盈漫,皆炱朽蟫断,籤幐纷舛。” 清·唐孙华《闻野弟贻眼镜十六韵》:“残年復何事,犹欲理籤[qiān]幐。”

包的雏形

历史上箱包是随着服装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早期的包袋注重于实用性。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在狩猎采集等活动中,需要将物品带回居住地,出此出现了扎结等方式收集猎物的方式。最开始用树叶盛放,后来人们将动物的毛皮用锐利的骨角进行切割,再用筋或皮条穿系在腰间或背在背上。到了新石嚣时代,人类开始农业耕作,出现了剩余产品由此开始大量出现适应这种要求的包袋制品.特别是骨针的出现,使包袋的缝制更为精细。古人以藤、草、麻等材料结同成袋,用来盛放物品或织网捉鱼,这些包袋跟我们现代所使用的草编包、网袋包都极为相象。


包袱

古人外出时没有便利的变通工具、少则数日,多则几个月.路途遥远,需要用包袱准备干粮、衣服等必需品。宋代洪迈著《夷坚三志?胡廿四父子》中有“乾道元年冬,弋阳某客子独携包袱来宿。“其中的包袱也作“包复”解。包袱:四方形的一块布料,里面放上需携带的物品,然后将两个对角打结在一起,剩下的两个角各自打结,可以挎在胳膊上或背在肩上。中国古代包袱有多少种打法已难考证,包袱传到日本后叫做风吕敷,打法非常丰富。

宋末元初 龚开的《中山出游图》 描绘了几种包袱的形象,其中一个小鬼的单肩背包不知是怎么做的

出土于武威市凉州区新华乡磨咀子古墓群的一件造型独特状似肠胃的红褐色管状“布袋”,“布袋”的两端用一根绳子连接起来,初步判断此墓时期为西汉末至东汉初期。那个时候的单肩包相当潮哦~


褡裢

“褡裢”为双层袋子,中间开口,两头放钱,使用时从中间对折,搭于臂膊上,故又称“搭膊”。因为搭膊多用来装钱,民间干脆呼之为“钱袋子”。因为“袋”与“代”谐音,常用之赠人,以讨“代代有钱”的口彩。中国古人的衣服上没有设计口袋,但是宽大的袖子里面设计了袖袋于是古人们将一些平时应用之物都装在了袖袋中。由于袖袋设计成袋口向上而且袋口有翻盏,所以手在上下活动的时候袋里东西不会掉出来。但当需要装较多物品时,就要使用褡裢。

褡裢是过去我国民间长期使用的一种布口袋,大的可以搭在肩上,小的可以挂在腰带上。一般使用结实的家机布制成,两端装纸、笔、观台、印章印泥信封便笺等等。过去的商人或账房先生外出时,总是把它搭在肩上.便于空出两手行动。(图片为民国的钱搭子)


橐[tuó]囊

武乡八路军纪念馆藏八路军用过的布口袋

盛粮食的口袋。语本《诗·大雅·公刘》:“乃裹餱粮,于橐于囊。” 郑玄 笺:“乃裹粮食於橐囊之中。”《胭脂血·赴援》:“橐囊先罄将何食?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炊。”槖,囊也。——东汉·许慎《说文》。按,小而有底曰橐,大而无底曰囊。昂家将军以为(张)安世本持橐簪笔,事孝武帝数十年。——《汉书·赵充国传》。颜师古注:“橐,所以盛书也,有底曰囊,无底曰橐。簪笔者,插笔于首。”


撒袋

乾隆皇帝御用撒袋

撒袋,即櫜鞬(gāo jiàn),是古代盛装弓箭的器物,櫜盛箭,鞬装弓,多以皮革制作。弓囊为上宽下窄的袋形,箭囊为长方包形,二物合称为撒袋。“撒袋”,来源于蒙语“撒答”,指装箭的袋子。因“答”与“袋”读音相近,又因其是装箭的袋子,故汉族作家便写作“撒袋”。

经过长期的使用,“撒袋”一词已进入了汉语词汇。如元曲:“弩门并速门,撒袋紧随身。”(《岳飞精忠》剧头)。“左右,与我拾那箭来,插在我这撒袋中。”(《五侯宴》二)。明清时期也把装弓箭的袋子称做撒袋。如《醒世姻缘传》(第100回):(素姐)将那墙上挂的撒袋取了一张弓,拈了一枝雕翎铲箭,照得狄希陈真实不差,从窗眼里面“嗖”的一箭,只听得狄希陈“嗳哟”一声,往前一倒。《施公案》(第112回):“齐拉兵刃,堵住三叉庙门,又有几个早走出庙门,从树上把四付撒袋取下,挂在腰间,复进来站在庙前,一个个擎弓在手。”

商朝时是将箭囊背于身上,到了西周,材质改成皮革制成,并用皮条、铜环将箭囊拴在腰带上,箭尾竖在右肩上,这样便于快速地取出箭来。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受到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的影响,箭囊由此从西周时期的肩部变成了腰旁佩挂。

 

佩囊

腰间都挎个包的隋代官员(陕西潼关高桥税村隋墓壁画局部)

佩囊,又称荷囊,是荷包的前身。荷者,负荷;囊者,袋也。所谓"荷囊",佩囊是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时间最久的包,像钥匙、印章、凭证、手巾一类必须随身带的东西,大都放在这种囊内。因为外出时多将其佩戴于腰间,故谓之“佩囊”。从文献记载来看,先秦时人们已有带包的习惯,即所谓“佩囊之俗”。《诗经·大雅》中的《公刘》一诗写道:“乃裹糇粮,于橐于囊。”大概意思是,带着干粮准备远游,大包小包都装得满满的。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成都恶事》:“莫晓其为何物,姑收置之佩囊中。”《清史稿·高宗本纪》:“二月甲午朔,获 林爽文 ,赏 福康安 、 海兰察 御用佩囊,议叙将弁有差。”

最早的荷囊,在使用时既可手提,又可肩背,所以也称"持囊"或称"挈囊"。以后渐渐觉得手提肩背有所不便,才将它挂在腰际,并形成一种习俗,俗谓"旁囊"。在早期,皮包大多是男性使用的,而布包才是女性用包。《礼记·内则》有这种说法:“男鞶革,女鞶丝”,汉郑玄注:“鞶,小囊,盛帨巾者。男用韦,女用缯,有饰缘之。”到后来,男包也可以用布帛制作。

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以皮革制成的佩囊,称之为鞶囊[pán náng] 。新疆鄯善苏巴什古墓出土了一件春秋战国时期的鞶囊遗物,整个囊袋以羊皮作为材质,长方形,竖置,高6.7cm,宽3.7 cm,囊口呈敞开式有可以用来提拎的皮带,囊两侧都是用纤细的皮条缝缀,这款囊袋虽历经千年,但缝合之处依然坚固如初,令人惊叹!

唐朝女性的包最新潮华贵。如在敦煌莫高窟第17窟北壁有一幅壁画,画面上一位侍女头梳双丫髻,一手执杖,一手持巾,身边的树枝上挂着一只豪华女包。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的唐朝包包实物 图片来源:@吴钩 微博



绶囊

古代官吏系在腰间盛绶的口袋,其实也是一种佩囊,专门用来装绶,所以叫绶囊。《晋书·舆服志》:“ 汉 世著鞶囊者,侧在腰间,或谓之傍囊,或谓之绶囊,然则以紫囊盛绶耳 。”秦汉时期朝廷要求官员们在衣袍外佩挂组绶。组是官印上的一条带子;绶是一种长条形的丝质带子,用以盖住装印的囊,那时的人们将它系在腹前或是腰侧。朝廷以绶的色彩来标识官员身份的高低,由此在古代官吏的腰间出现了一种盛绶的口袋,我们称之为“绶囊”。绶囊多以皮革材料制成,也有少数运用很厚的布帛制作。形状通常是长方形,四角略圆,周边多加以装饰,有的还在正面饰以当时盛行的纹路花样。

绶囊最常用的图案是兽头,故称“兽头鞶囊”。兽头中又以虎头使用为多,因此又有“虎头鞶囊”之称。东汉史学家班固在《与窦宪笺》中称:“固于张掖县受赐虎头绣鞶囊一双,又遗身所服袜三具,错镂铁一。”《东观汉记》也有类似说法:“邓遵破诸羌,诏赐遵金刚鲜卑绲带一具,虎头鞶囊一。”隋朝良娣以下命妇的专用佩饰。兽头囊,顾名思义,即是在囊袋上织有兽头纹样的佩囊。此囊袋在山东沂南的一汉墓画像石上可以看到,此石像画中一古人右腰革带垂下一做工精致,绣有花边的虎头纹样的佩囊。


佩袋

此图来源:@燕王WF 微博并配文:关于玉佩囊带不得不说的一个故事,嘉靖和升尚宝司司丞谢敏行。嘉靖中,世庙升殿,尚宝司卿谢敏行捧宝玉佩飘摇,偶与上佩相勾连,不能【似有脱字】。敏行皇怖跪,世庙命中官为之解,而敏行跪不能起,又命中官掖之,赦其罪。因诏中外官俱制佩袋,以防勾结。——清 褚人获 《坚瓠九集·佩袋》。

佩袋以红纱制成的一种小袋子,专用以套在佩玉上。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笏囊佩袋》:“古今制度,有一时创获,其后循用不可变者。如前代之笏囊,与本朝之佩袋是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笏囊佩袋》:“其佩忽与上佩相纠结,赖中官始得解。 敏行 惶怖伏罪,上特宥之。命自今普用佩袋,以红纱囊之。虽中外称便,而广除中清越之音减矣。” 装玉佩的纱袋。


印囊

民国老牛皮印囊,高9厘米左右,纯牛皮制作

古代装印信的口袋。《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平原 太守 刘邠 取印囊及山鸡毛著器中,使筮。 辂 曰:‘内方外圆,五色成文,含宝守信,出则有章,此印囊也。’”清 赵翼 《题忠节金正希先生遗像为其族孙素中太守作》诗:“已联众志结成城,不藉印囊悬在肘。”

北朝时期的官员常将一种称为“兽爪囊”的佩囊佩挂于腰际。它是一种袋面织有兽爪纹样的小型囊袋,用来盛放印绶,人们简称它为“兽爪”或“爪”。《隋书·礼仪志》“鞶囊,二品以上金缕,三品金银缕,四品银缕,五品、六品彩缕,七、八、九品彩缕,兽爪鞶囊。官无印绶者,并不合佩鞶囊及爪。”在当时只有拥有印绶的官员,才有资格佩挂兽爪纹样的佩囊。


鱼袋和龟袋

鱼袋(左)、鱼符龟符(右上中)、金代鱼符(右下)

我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这些体现在俸禄、官服、腰带等方面。到了唐宋时期,最明显的等级标志就是鱼袋。

鱼袋是隋唐至宋代朝廷官员佩戴的用来验证身份的证物。早在唐高宗时期(651年),五品以上高官赐予鱼袋,里面装有鱼符。鱼符是用木头、金属(金、银、铜等)之类制成鲤鱼形,故名鱼符。鱼符有两片,分别刻有“合”、“同”二字,里面很详细地刻着官员的姓氏、任职何地、官位、俸禄等情况。因不同场合的需要,鱼符有三种:“铜鱼符”、“随身鱼符”、“交鱼符”。唐朝时规定:三品以上官员需佩戴金鱼袋,五品以上佩银鱼袋”。《新唐书·舆服志》:“随身鱼符者,以明贵贱,应召命……皆盛以鱼袋,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凡五品以上官吏穿章服时必须佩戴鱼符;中央和地方互动,也以鱼符为凭信。用金子装饰并盛放金质鱼符的鱼袋,称为“金鱼”或“金鱼袋”,这是当时最高档次的包,唐代韩愈《示儿》诗称:“开门问谁来,无非卿大夫。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唐朝低级官员出使国外时,常会借高级官员的紫金鱼袋抬高身份,谓之“借紫”。至武则天授元年间,将唐初的“鱼符”换为“龟符”,相应的鱼袋换成了龟袋。朝廷规定三品以上官员饰“黄金龟”,四品饰“白银龟”,五品饰“青铜龟”。

宋画中的鱼袋,图片来源:@新水令微博

到了宋朝,朝廷不再使用鱼符和龟符,而直接在袋子上用金银装饰成鱼的形状。凡有资格穿紫红、绯红官服的高官均可用这种包。

唐宋时期的鱼袋由布或丝绵制作,用丝绳带收紧袋口,唐代的鱼袋挂在腰侧,而到了宋代则一般垂于身后。


算袋

亦作“ 算帒 ”。旧时百官贮放笔砚、计算用具等的袋子。“算袋”这种包很早就有,汉代称“书囊”,也称“书袋”。南宋洪迈著的史料笔记《容斋随笔》述《汉文帝受言》批:“所谓集上书囊以为殿帷,盖凡囊封之书,必至前也”;《汉书·孝成赵皇后传》记载:“中黄门田客持诏记,盛绿绨方底。”唐颜师古注:“绨,厚缯也。绿,其色也。方底,盛书囊,形若今之算幐耳”。

猜想图,以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书汉武帝,所用竹简需要两人抬进宫。来看文帝时上书用的必是竹简。因此猜想装卷轴的囊大概是这样的。不知有没有扎绳。唐时纸品已广泛使用,不知形状上有没有变化,依“犹今之算幐”看,形制应该差不多,特别是要用来装笔的话,古代用的是毛笔,很长的。

《资治通鉴·唐则天后神功元年》:“赐以绯算袋。” 胡三省 注:“ 唐 初职事官,三品以上赐金装刀、砺石,一品以下则有手巾、算袋。 开元 以后,百官朔望朝参,外官衙日,则佩算袋,各随其所服之色,馀日则否。” 由此可见在唐朝,只有有一定品级的官员才能佩戴算袋。算袋被规定有一定品级官员必须随身佩戴之物,而品级低的官员则不允许佩戴。唐玄宗年间,挂在文职官员腰间的算袋变成了一种象征性的点缀,它只是在官家重要场合出现,而日常则不再出现。 

宋朝称算袋为“昭文袋”,也称“照袋”、“招文袋”,民间则称其为“刀笔囊”,一直到明清都在使用。明朝时还出现了乌皮包,方以智撰《通雅》引《眉公记》称:“王太保从苍头携照袋,贮笔砚。袋以乌皮为之”。宋 陶谷 《清异录·方便囊》:“ 唐 季王侯竞作方便囊,重锦为之,形如今之照袋。每出行,就置衣巾篦鉴香药辞册,颇为简快。”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照袋以乌皮为之,四方有盖并襻, 五代 士人多用之”


武乡八路军纪念馆藏八路军用过的包,这款手提包很有时尚感,不过它也满足了“乌皮为之,四方有盖并襻”的描述。也满足了能“置衣巾篦鉴香药辞册”的功能。如果这个也是算袋,那跟汉代的区别还是蛮大的。而辽代的算袋要挂在腰间,看来又不是这个样子了。

“五品以上,幞头,亦曰折上巾,紫袍,牙笏,金玉带。文官佩手巾、算袋、刀子、砺石、金鱼袋;武官楎七事:佩刀、刀子、磨石、契真、哕厥、针筒、火石袋。”----《辽史》

金代也使用算袋,但称为“书袋”。《金史·舆服志》记载,金世宗时,为区别官吏与庶民,曾颁布诏令:“省、枢密院令、译史用紫襜丝为之;台、六部、宗正、统军司、检察司以黑斜皮为之;寺、监、随朝诸局、并州县,并黄皮为之。”


笏袋

笏是古代大臣上朝参政时手中持着的手板,它是用玉、象牙、竹、木等制作而成,用来记录君王的旨意或是要跟上奏给君王的话。唐玄宗时,丞相张九龄因为年老体衰,将笏放在身后,然后再骑乘很困难,所以他就命人制作了一个装笏的布袋,让随从拿着随行。这个方法很快得到了普及,由此笏袋应运而生。与绶囊多用青色不同,高级笏囊多用紫色,古人称之为“紫荷”。紫荷也是唐朝官场上的高级包。《宋书·礼志五》记载:“朝服肩上有紫生袷囊,缀之朝服外,俗呼曰紫荷。”


火镰袋




火镰袋是储存火镰(一种古代的取火器物)的盒子,有前盖,防止物品掉出。而今火镰袋渐渐演变成为一种装饰品,而最为出名的是赫哲族的火镰袋。图为清缂丝桃福纹荷包火镰。


扇囊

折扇是清朝文人雅士随身携带的配饰,历来文人墨客都喜欢在折扇上题诗作作画,为了不让扇子上面的字迹模糊,保护好折扇,而且扇套上有花纹等,为了体现了使用者的身份和趣味,人们用扇袋来装折扇。古代的折扇一般是用竹,木,羽毛.丝绸等做成,扇袋则用丝绸来制作。在南朝的官服中要求肩上要挂包袋,包袋中盛放一些奏章等,在当时称此包袋为紫荷。


烟袋

清 红缎地堆绫绣人物纹烟荷包


眼镜套

清 白纱地铺绒绣菱格花朵纹眼镜套


帕袋

清 白纱地纳锦绣四合如意纹帕袋


明信夹

清 白缎地粤绣孔雀开屏纹明信夹


槟郎袋

青缎地缉绒绣菱龙纹槟郎袋

类似的因装的物品不同因有着不同的名目,累计竟达一百多种名目。


钱袋

清 粉红缎地打籽绣狮子纹钱袋

清 黄缎地拉锁绣麒麟纹钱袋,也是一种小的褡裢


香囊


古代女性最喜欢的包是“香囊”。香囊又称“薰囊”“香袋”,用布帛制作,里面放的不是物什,而是香料一类东西。由于香囊既可作为饰物又能散发出令人愉悦的香气。

早在先秦时期,女性已开始佩戴香囊。《礼记·内则》:“男女未冠笄者……皆佩容臭。”容臭就是后来说的香囊。到汉魏时佩戴香囊已流行开来,魏繁钦《定情诗》:“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1970年发掘的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中曾出土多只薰囊,在墓穴内的两个边箱里就发现4只香囊。唐玄宗的宠妃杨贵妃也特别喜爱香囊。元伊世珍在《琅嬛记》卷中引用《致虚阁杂俎》记载唐明皇和杨贵妃玩此游戏的场景:“明皇与玉真恒于月下以锦帕裹目,在方丈之间相互捉戏。玉真捉上每易,而玉真轻捷,上每失之,宫人抚掌大笑。一夕,玉真于袖上多结流苏、香囊与上戏,上屡捉屡失,玉真故与香囊惹之,上得香囊无数,已而,笑曰:我比贵妃更胜也。

古代女性喜欢香囊,其实还有一层特殊意思,往往把“包”视为“定情之物”。唐孙光宪《遐方怨》词即称:“红绶带,锦香囊,为表花前意,殷勤赠玉郎。” 《定情诗》诗云:“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荷包在晚清时最为盛行,官服中要求必须佩带荷包。在清朝荷包是由朝廷内务府和外省织造府的工匠制作。每年都会有严格的规定制作数量,主要用于皇室家族在各节日做例行赏赐之用,如在每年年节,皇帝都要赏赐朝廷大臣们“岁岁平安”荷包。而宫女和民间少女们,也亲自缝制荷包,送给自己心爱的人。


背囊

行脚僧图中经常可以看到双肩背的行囊,但多为竹木和布或网结合的结构,其实它更像是一件可背的家具。图中这件行囊虽然形状、功能和现代背包类似,形制、做法上就相差太远了。

《春夏秋冬又一春》里的双肩布囊

中国历史上不知有没有布制的双肩背包,现在和尚还在使用的双肩背包也不知何时开始使用的。这种双肩包在韩国电影中的形制更原始些,韩国服饰多源自中国,在这件双肩包有没有传承关系,也盼望网友能够解惑。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