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又好又快发展黔酒

 若以改革开放为一个时间分水岭,可谓黔酒沉浮30年,这30年间有贵州白酒群雄逐鹿中原的鼎盛,也有浮华之后洗净铅华的寂静无言。但历史就静立于此,剖开一个切面就光可鉴人,发人深思追寻过去存在的价值。7月底,记者走进季克良,与这位贵州白酒产业激荡岁月的亲历者、见证人,共寻贵州白酒的过去及未来。

  1964年我大学毕业,从老家江苏坐汽车、乘轮船、赶火车、再转汽车长途跋涉几天才到达了茅台酒厂。说实话,第一眼看到茅台酒厂心里有点儿凉。满眼全是低矮破败的老房子,很多制酒坊、制曲房空闲着,与国酒名头严重不符。走进酒厂,生活区与厂区交错在一起,不时还有职工养的猪跑过。时任厂长刘同清、书记柴希修住在用茅台酒瓶子搭建的小屋里或旧的库房里,油毛毡做的屋顶,天上下大雨,屋里下小雨。那一年,茅台酒产量不过区区二百多吨。

  那时,贵州白酒整体都比较弱小,基本上还是小作坊式生产。当时的鸭溪窖酒、安酒、匀酒等已经开始有点名气,但产量很小,基本上就是几十百把吨的规模,也还没有形成贵州老八大名酒品牌效应。每个酒厂都还处在为吃饱饭各自埋头苦干的阶段。由于当时全国经济并不活跃,彼此间交流也并不多。大概是到了1970年前后,当时的习水县红卫酒厂来我厂参观,我才知道习水县有个红卫酒厂,而它就是后来风云一时的习酒厂。

  问: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期,贵州白酒进入鼎盛时期,时有民谚:四川的酒,云南的烟,贵州有酒又有烟。你所经历的贵州白酒鼎盛时代呈现出怎样的繁荣?

  季克良:其实1966年十年文革浩劫开始之时,人人都还在时代的漩涡中不知命运将走向何方。哪曾想到十年后会有改革开放,时代破冰,更不曾想到会有市场经济大潮涌起,黔酒戏潮,群雄逐鹿,贵州白酒醉了大江南北。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上世纪90年代初,大概5、6年的样子,贵州白酒在全中国名声大噪。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结束十年文革浩劫后,全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过几年发展。国力、民力均增强,物质短缺年代没有得到满足的消费欲望爆发出来,消费品市场一派红火。

  当时贵州老八大名酒在全国白酒消费中占据压倒性的优势,以国酒茅台为首,黔酒阵营还有习水大曲、安酒、匀酒、董酒、鸭溪窖、贵阳大曲、平坝窖酒均走向了全国。也就是从那时起,开始在全国消费者中形成这样一种消费观念:贵州出好酒。除了这些当时在市场上不错的品牌外,我记得当时贵州白酒获得国家优质奖、省级优质奖的大小品牌一共有40多个,可以说是成长起了一个完全覆盖高中低档各个消费层次的黔酒体系,我记得我当时已当厂长,常给我厂职工因办喜事要用酒写条子到董酒厂、鸭溪酒厂等买酒,十分紧俏。

  当时贵州酒根本不愁卖,市场饥渴极大地刺激了酒厂产能发展。面对巨大利益诱惑一些行业不规范现象也开始出现。

  问:上世纪90年代初,贵州白酒由极盛入衰,由此进入长达20余年的蛰伏期,总结那段历史,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季克良:我认为,原因分主观和客观。从客观因素来讲,由于那时黔酒供不应求,普遍鼓励发展名优酒,扩大产能,后又紧缩银根,造成资金链断裂,后期又爆发了山西朔州造假案,严重打击了整个白酒消费市场信心。紧接着又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处于迅速扩张态势中的贵州白酒产业如初入大海还未谙水性的孩子,这一连串危机显然是致命的。

  但,多年后来看待那段历史,不能不说,导致黔酒跌入低谷的还有主观原因:在黔酒走俏时,有的企业把流动资金用于扩大产能,用流动资金兼并收购同香型企业;有的大量收购外厂酒进行勾兑,冒充自己的产品,造成质量波动。全国白酒产能过剩造成供大于求,酒卖不出去,钱收不回来,现金流周转不过来,导致一些企业从此一蹶不振。那些企业最终被消费者遗弃,砸了自己的招牌。

  问:面对当下贵州白酒蓬勃发展的局面,作为行业资深专家,你有什么建议可供当下企业参考?

  季克良:古人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总结黔酒30年,从我个人角度而言,有四条建议可供大家参考。第一条建议,要认真的、全面的贯彻落实国发二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对贯彻二号文件的精神,文件中明确要把贵州建成全国重要的白酒基地,适度发展好名优酒,确保产品质量,推动品牌建设,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我认为这个必须要认真贯彻。

  第二条建议,必须把酱香型白酒质量搞好,在此基础上要分档次发展,合理规划发展空间,发展不同档次价格的酱香白酒产品和企业,避免恶性竞争。同时考虑到我省是立体气候的特点,应同时考虑发展其他香型的酒。

  第三条建议,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两个是一体的,是完整的,我认为全面贯彻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对当下贵州白酒产业而言很重要。

  第四条建议,千万不能收购其他酒厂的酒来勾兑,我是坚决反对的,尤其是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绝不能这样做。从道德层面上讲,是不诚信,是弄虚作假。从产品质量层面上来讲,是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易造成批次间波动。从管理层面来讲,管理不能做到全覆盖,易出管理问题。从预防腐败来讲也是大问题,质量的好坏,价格的高低,量的多少都很难管住,易出问题,这些也是前车之鉴。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