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舞

2013-10-11 0 反馈

蜈蚣舞.jpg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蜈蚣舞是流传于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的一种民间舞蹈,起源于清代同治至光绪年间,由西门乡人陈成锦与其好友石文勇首创。这种舞蹈能惟妙惟肖地模仿蜈蚣的动态和习性,一经问世,便为当地民众所喜闻乐见,迅速流行开来,并一直传沿不绝。

蜈蚣舞是一种大型的广场性动物舞蹈,所用道具蜈蚣由头、身、尾三部分组成,全长22 米。蜈蚣身躯为扁圆形,用28 节硬、软布框衔接而成,宽80 厘米,高 60 厘米,屈伸自如。表演时,一人擎彩珠在前带引,15人执蜈蚣跟随其后,舞彩珠者藏身蜈蚣腹下,弯腰屈腿,运用“双下堂”、“丁字马”、“弓步”、“观音坐莲”等动作操纵整条蜈蚣蜿蜒穿梭,矫健起舞,变化出“2”、“3”、“6”、“7”、“8”、“水波纹”、“盘梅花点”等造型图案。夜间表演时,偌大的蜈蚣俯仰穿梭,两眼绿光闪耀,躯体通明透亮,剪刀形的红尾巴高高举起,自由摇摆,在伴奏鼓乐和助威焰火的衬托下,更见宏伟壮观,呈现出一种磅礴的气势。

蜈蚣舞是潮汕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音乐、舞蹈、武术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同时还能为民俗学和潮汕地方文化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材料。目前,这一优秀的民间艺术传承乏人,急需保护。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