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罐苍苍泛茶香

紫砂陶器是江苏宜兴的特产,它是以宜兴特有的紫砂泥烧制而成,其色泽多样,形制丰富。以紫砂泥制作出的品种,除了著名的紫砂茶壶外,尚有各式酒具、餐具、文具、花盆、 缸醰容器。本文兹针对明清两代所产制的紫砂陶罐,做一粗浅的探讨。

宜兴烧造陶器历史悠久,据1977年在溧水所发现的古陶片显示,距今已有一万一千多年的历史。而日用陶器中,又以坛缸罐类最为大宗。到了明清(1368—1911年)时期,日用陶器的生产制作工业,已经形成专业分工,宜兴地区并已出现各式的陶器公会组织,仅宜兴一地便有四、五十座龙窑,烧造极盛,早已成为中国日用陶器重镇,并为皇室烧造大龙缸。

 据史载,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仅宜兴窑场每日所用窑工、缸匠便近千人之谱,由此可见其盛况之一斑。在明代逐渐成形的专业分工中,陶缸业分工有严格的区分,各行均有行规,如制中小缸器的陶工若跨行越规,擅制大缸,便得受罚茶钱,并打碎缸坯。

 在紫砂茶壶萌芽初始,供春、时大彬渐露头角的明嘉靖、万历年间,宜兴汤渡画溪河畔沿岸,便早已形成坛罐的生产中心,到了清初,此地已有「百甀家家哀玉响,青窑处处画溪烟」的景象。

尽管在明清两代,紫砂罐的产制极盛,但作为一种日常用器,它的破损率自是极高的。尤其是自明代末期的十六世纪末到廿世纪初,中国的战乱频仍,使得这些日用器皿损坏殆尽,幸存有限。迄今,我们所见年代较早的明末清初陶罐,大多为出土器,若为传世品,则多属清中晚期以后的器物,且多有破损。

1990年两木、文物出版社所刊印的《宜兴紫砂》收录了近十件出土明清时期的紫砂罐,甚具参考价值。其中泰州市博物馆所藏的「周氏俊造」款盖罐,直颈长圆腹,罐边饰以六瓣柿蒂纹,造工虽不若茶壶之精,却自有一股古朴静穆之美。盖面钤有「周氏俊造」阳文篆字,周氏俊未知何时人也,但据其风格、土胎判断,应不晚于清初。明末小作坊的兴起,一般日用器皿虽多不署款,但随着品牌观念萌芽,「周氏俊造」之类的款识当是作为一种产品的区分之用。

另两件同藏泰州市博物馆的紫砂盖罐,同样在盖顶钤有印款,一者似「汤」字,另一件则为装饰纹样,相信亦是作坊的号记,此器同为出土物,胎身仍有龙窑烧成的特殊氛围调性,其时应尚未用匣钵装烧。无锡市博物馆藏有一件1979年于无锡雪浪乡清代墓出土的小口罐,罐身下半截犹带有斑驳土沁。盖已失,长颈,肩饰泥片,砂质较重。与此伴出的有一面小铜镜,考古学者据此断为清代早期文物。

南京市博物馆藏有一件加彩盖罐,同样为无款出土物。通体施以绿地粉彩,腹部以珐琅彩装饰胭脂红团花。绘工颇佳,应为大户人家用器。南京博物院藏有一件彩釉单狮滚球盖罐,为浅碟形盖,器身以蓝釉与浅蓝釉勾描牡丹、蔓草、竹叶及如意云头。器底钤有阳文山水肖形印,此类印章亦常见于清季紫砂壶底及朱泥壶底。

近年来,随着紫砂壶在台湾地区的备受宝爱,本着「爱屋及乌」的心理,明清紫砂土胎所特有的古朴风韵,使得紫砂罐日渐受到此地藏家的青睐。但由于相关文献史料的缺乏,目前对紫砂罐的历史所知有限,也让紫砂藏家们在宝爱之余,似乎感到仍有所缺憾,为了探索这个鲜少涉猎的课题,笔者尝试以归纳整理的方式,将所见的明清紫砂罐略作粗浅归类如下,若有不妥之处,尚请各界专家,不吝赐教。

紫砂罐的用途﹕

一般而言,既作为一种日用器皿,宜兴所产陶罐自然是被广泛地运用于所有日常生活中,例如较大的陶缸在广东、广西、福建、山东、湖南、浙江等产桐油地区,是被作为盛油器具。沿海居民则将其用来装盛腌菜、贮水、贮酒等用。不过以目前所见,较为细致可观的多是三十公分以下以紫砂土为坯的宜兴陶罐,其用途可从内部色泽、味道判断,并佐以文献参考,大致可推知此类紫砂罐有下述几种用途﹕

一、作为厨房盛器。如装油盐、米麦、干粮、腌酱菜、皮蛋等。

二、作为茶叶罐之用。尝见出土紫砂罐盖以白泥土釉题有「松萝」两字(图版281),松萝即为古时茶名。明末诗人吴嘉纪诗云﹕「一瓢可以饮,松萝味尤好」、「数钱今日与山产,买得松萝忍泪归」,更有一首题为《松萝茶歌》的诗歌,来吟昹他对紫砂壶和阳羡茶的喜爱。(以上详见宋伯胤着《紫砂苑学步》页68)

三、作为明器之用。在紫砂罐出土甚多的泰州一地,有一葬俗即是在逝者入土时,摆一内盛米粮或茶叶的陶瓷小罐,以供往生者在转世途中食用,此器当地俗称「米粮罐」。可惜目前所见紫砂罐,内盛之物往往在出土时便被清除,未能进一步考据。

紫砂罐的年代特征﹕

就工艺发展的历程来看,紫砂罐的历史当是远早于紫砂壶的,所以出土所见,应不乏明代早、中期罐,但因缺乏可靠出土记录,未能确切肯定。此期陶罐大抵土胎朴拙,属于原土原矿,胎土呈现淡紫色调性,器身常见杂质、黑点、火疵,也常见窑烧射火痕迹,做工粗放,胎表少见明针等工具刮修。入清以后制器,土胎趋于精练,偶有优质紫泥、朱泥制器,多掺以熟料颗粒以利成器。器表气氛大抵与清季各类紫砂壶土胎表现一致,烧成渐趋讲究,质美工精者,烧成必佳,若为粗放陶罐,仍有火疵、射釉现象。昔时以龙窑烧成,缸罐陶瓶与龙缸套叠搭装,一则可以节省龙窑空间,再则以龙缸代替匣钵,可免射火、飞釉之险。

紫砂罐的形制﹕

所见紫砂罐皆为光素几何形,非方即圆。其中又以圆器居多,有大口短颈、小口长颈之别,腹身有广肚敛足、有鼓腹球形、有折肩直腹,亦有上侈下敛、器底外撇者。一般,罐底平整者,年代较早﹔底部有圈足者,一般皆作假圈足,应是入清以后,制器日趋讲究之故。方形器则有四方(正方、长方)、六方,未见八方以上。多作上宽下窄的下削形,显得英气勃勃。方形罐偶有假圈足者,但多半为钉足形式,有四钉、六钉之别。

几乎所有的紫砂罐皆有置颈,不论方圆,率以圆颈为主,或长或短。通常罐盖多已佚失。所见原盖仍存者,有浅碟形压盖、子母口压盖,更有罩盖形式,偶有置钮者。通常口盖不求紧密,此与茶壶口盖的严谨要求不同,想是昔时器身与罐盖分别大量制作之故。方形口盖仅见于极少数的方形器,且均为四方形。

紫砂罐的造工﹕

大抵采用拍身筒成型及泥片镶接法,早期制器尚有木模、泥模镶接法。小囗瓶于内壁肩线处,常留有两段泥片镶接痕迹。通常内壁接缝处的脂泥并不刮修,原始味较浓。年代越早者,造工越粗放,反之,越追求精工者,年代较近,内部造工也比较讲究。据史载,明弘治、正德年问(1488—1521年)宜兴湖□九里山金沙寺僧,常与缸瓮匠户往来,因而以制缸方法,洗练澄泥,烧造壶具。可见制缸匠师实对紫砂壶之滥觞饶有启发,对制缸技艺进行研究,当有助于紫砂茶壶的溯源。

紫砂罐的装饰﹕

在泥料方面,以紫泥为主,朱泥次之,段泥及其它泥色最少。早期为原土原矿并掺以粗砂,稍后则见掺砂、铺砂、绞胎、贴泥、开光、印纹、点彩、满彩等,各类装饰技法同见于紫砂壶。以装饰手法观之,肩线的处理有的贴饰一圈同心泥片,有的还刻出大小如意纹或柿蒂纹,手法是在贴上泥片后,以半圆形工具将不要的泥片剔除,使其形成全以半圆弧,或凸或凹所构成的如意状纹饰(图版293)。

上述手法仅见于圆器,方器则常见模印装饰(图版283),这项古老的模印技法是先将泥片依模板截出,并于泥坯半干之际,平铺于木刻模版上,施压印出复杂的吉祥图纹,再采泥片镶接成型法制成罐身。起源于唐代的绞胎手法亦应用于方型紫砂罐上,通常采用两种深浅不一的泥料互相绞练,并将其切片嵌入泥坯中,达到以泥饰泥的装饰效果(图版282)。

盛清所流行的彩釉装饰,同样被应用于紫砂罐上(图版294),而且描绘之精,亦不多让于茶壶。此类陶罐很可能已走出厨房的纯实用角色,而成为书房、厅堂的陈设器皿,是实用与装饰并重的日用陶器。

紫砂罐的款识﹕

绝大多数的紫砂罐均不见落款,当然,有部份是钤于盖面上,随着罐盖的佚失而失传。作为日用器皿的一种,早期紫砂罐是毋需落款的,然而随著作坊之间的竞争,品牌意识觉醒,渐渐可于罐身看到各式印记,此一时期应在明末清初之际。

 推测,早期款识应是钤于盖面,一是钤盖方便,二是陈列堆放时易于辨别,前述泰州市博物馆所藏的几件盖罐,俱是落款于盖面的例子。由于目前所见陶罐多已失盖,所以有款识者,多见于罐底,就现有记录,款文有「荆溪 徐飞龙」(图版294)、「荆溪 徐连龙」、「干隆年制」、「杨彭年制」(图版284)、「清德堂」、「陈范虞」、「王南林」(图版291),以及常见于朱泥壶、釉彩壶的山水肖形印。从上述款文来看,不乏名家字号,虽未必均能证实出自名家之手,然依土胎、做工、烧成等外观条件判断,均为清代各期制器无误,亦即在时代特征方面,紫砂罐与紫砂壶是两相吻合的。

由此至少可推断,此类紫砂罐在清代,并不只是一般的碢碗容器之属,它已是一种有品牌、有档次、有优劣之分的日用器皿。

古器今用妙处多

不管紫砂罐在昔日是何种用途,今之藏家则多将其做为茶叶罐之用。由于原罐可能入土过,或是长期盛油,仅靠漂白水加温水浸泡洗净,可能仍难去净异味,易使茶叶「串味」。部分藏家会采「回窑」的方法以求彻底清净,此法是将洗净晾干的陶罐入窑,将窑温缓缓升至6OO℃,如此方可将浸透于坯身石英网状结晶内的油味除尽。值得注意的是,此一方法难度甚高,若经验不足者,往往使罐身内壁产生爆砂或气泡,甚至全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