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最诡异的古代帝王陵墓,除了秦始皇,还有哪两个?

中国人讲求死后入土为安,但人性是存在着贪婪的,因而在中国的墓葬中,关于盗墓和反盗墓之间的拉锯战一直在持续,盗墓者们衍生出了自己的盗墓技术,而防盗者也同样衍生出了防盗技术,在中国古代墓葬中,很多墓里都设置了很多的致命机关。


不敢挖、挖不动,找不到的三座古代帝王陵墓!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三座知名的帝王陵墓如今仍未被挖掘。为何不能被挖掘?史学界和科学界的看法自然不同,但“不敢挖、挖不动和找不到”似乎成了唯一共同认同的观点。

不敢挖的陵墓——秦始皇陵墓


为何不敢挖?第一太大,第二太深、第三便是舆论。

史料《汉旧仪》中有一段关于秦始皇陵地宫深度的介绍:

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称其带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


“旁行三百丈”一说让秦陵地宫位置更是扑朔迷离。民间曾传说秦陵地宫在骊山里,骊山和秦陵之间还有一条地下通道,每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地下通道里就过“阴兵”,人欢马叫,非常热闹。据悉,考古学家根据这个传说曾作过很多考察,但却一直找不到这个传说中的地下通道。

另外,对于秦始皇陵墓挖掘的舆论一直不绝于耳。

虽然那些“道貌岸然”的盗墓贼经常上书挖掘,但秦始皇毕竟是中国历史有记载以来第一位皇帝,统一华夏统一文字等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生前活得那么累,还是让他老人家在地下好好休息吧!

挖不动的陵墓——武则天陵墓


武则天陵墓便是乾陵,是历史唯一一座埋藏两位帝王的陵墓。为什么没有直接写唐高宗李治?小李子生前确实不如武则天能折腾。

经考古工作者勘查得知,陵园内城约为正方形,其南北墙各长1450米,东墙长1582米,西墙长1438米,总面积约230万平方米。城内有献殿、偏房、回廊、阙楼、狄仁杰等60朝臣像祠堂、下宫等辉煌建筑群多处。


至于里面的宝贝,经过多年的探测考察,一位文物工作者推算最少有五百吨!然而,从古代到现代,从来没有人能从这里拿走一分钱。

相传民国时期的孙连仲将军曾带领部下,学着孙殿英炸慈禧和乾隆墓的样子,在梁山上埋锅造饭安下营寨,用军事演习作幌子,黑色炸药炸开墓道三层竖立石条。正准备进入时,突然冒出一股浓烟,盘旋而上,成为龙卷风,顿时天昏地暗,走石飞沙,七个山西籍士兵首当其冲,立即吐血身亡,其他人哪里还敢再向前,发一声喊跑了出来。

找不到的陵墓——成吉思汗陵墓


相较于前两位,他们的陵墓已经勘测到具体的位置,“砖家”们也到实际进行考察做了一些考古工作。而成吉思汗陵墓,至今尚未被发现。如今我们走进内蒙,那些所谓的成吉思汗陵墓不过是衣冠冢罢了。

一直没有找到成吉思汗陵的主要原因是元朝皇家实行的是密葬制度,即帝王陵墓的埋葬地点不立标志、不公布、不记录在案。

相传近800年来一直保护成吉思汗墓陵暗藏一个神秘的诅咒,考古探险队发现,墓陵的地点由一条2英里长的墙壁保护着,之前似乎有盗挖迹象,墙内一侧出现了两具身首异处的尸骨,很有可能就是当时盗挖墓穴的人,但是丝印不明,难道真是诅咒灵验?


笔者认为诅咒之说并不实,而元朝皇家实行的密葬制度也带考究。

何为元朝?至少从铁木真孙子辈起,才能算是元朝,才能算是所谓的“汉化”。据笔者翻阅资料所考察所研究到的,尚未完全汉化的蒙古族,其生于草原,同样在去世后也要回归草原,用身体最后的价值回馈到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


这三座陵墓的“不敢挖、挖不动和找不到”真的是足够传奇。然而,如今已经被挖掘的古代帝王陵墓,或者其他古代陵墓在挖掘时真的会很顺利吗?至少,陵墓的机关在史书上多少都有记载。

中国古代的陵墓,通常有哪些机关暗器?

流沙与乱石阵

流沙和乱石是古代帝王防止陵墓被盗的最毒的绝招,其中的“流沙墓”又被称为最让盗墓者疼痛的墓冢类型之一。


建造流沙墓非常的困难,造墓者首先开挖十几米深、面积达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地下空间,然后定好棺椁的朝向、方位。棺木定好以后把炒干的细沙把棺木掩埋,并将四周夯实筑牢。

干燥的细沙如水,流动性极强,盗墓者根本无法挖掘盗洞,因为挖的时候,沙子会流淌,根本就形不成盗洞。就是挖成了,也极容易造成塌方,让盗墓者成为殉葬者。

自来石


自来石是古代帝王陵常用的封门反盗设计。所谓“自来石”,其实就相当于一根顶门棍,棍的底部有一个槽,以使门外无法推开石门。著名的南越王墓、明代十三陵中的定陵,皆以自来石封堵墓门。

1956年,当考古人员发掘定陵地宫,面对第一道石门后面的自来石时,最初无计可施,经过一番调查思考,终于从一本皇宫秘籍中发现了叫做“拐钉钥匙”的开启工具。将这种钥匙插入门缝中,套住自来石,慢慢用力推动,自来石居然立了起来,渐渐与地面垂直呈90°角,众人用力推动,几十吨的大门轰然洞开。

机关暗弩


从史书中记载当从秦始皇陵为始,但要设置此类暗器需有个先决条件,即墓室必须宽大敞亮,有一个刀出箭发的空间。

若墓门打开,由门的转动而牵引的弓弩之箭全部射出,而盗墓者没有全部被射杀身亡,或侥幸躲过了一劫,第二道防线则继续发挥作用。

其射杀威力不容小视,例如从秦始皇陵秦俑坑出土的弓弩来看,其弓干和弩臂均较长,据学者们估计,这种弓弩的射程当大于六百步(合今831.6米),张力也当超过十二石(合今738斤)。

这种“机弩矢”其实也是“暗弩”。为了防盗,就在墓门内、通道口等处安置上这种触发性的武器,一旦有盗墓者进入墓穴,就会碰上连接弩弓扳机的绊索,遭到猛烈的射击。

水银池

此外,在墓中置“水银池”,用水银挥发的气体毒杀盗墓者,是一种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反盗墓的典型史例。


古代的司马迁关于秦始皇陵地宫储有大量水银的记载,除了史籍记载之外,在秦汉时期就有人通过盗墓实践而确实发现。如今,这个事实已经被考古学者和地质学者用新的地球化学探矿方法所证实。

地宫中大量储注水银,或许也有以剧毒汞蒸气杀死盗掘者的动机。以当时人对于水银化学特性的认识而言,不会没有注意到汞中毒的现象,而利用水银的这一特性用于防盗设计,也是很自然的。

尸毒

据说古人为了防腐,经常在临死前服下剧毒的药物,这样有助于尸体的保存。这种剧毒药物在人体内会腐蚀掉整个内脏,将其化成液状存留在体内。

当有盗墓者搬动尸体时,尸身受到挤压,液体就会喷射从嘴里喷射而出,会灼伤人的皮肤,就形成了所谓的“朱漆脸”。

帝王虽多,但保存完好的却已为数不多

中国的帝陵不同于埃及金字塔,金字塔是石块搭建,而中国皇陵是夯土而成,考古发掘完整挖完的话,就意味着要把封土全部搬走,然后把大坑整个挖出来。


这样就意味着一些大型的帝王陵墓(如秦始皇陵墓)也就没有了,就基本意味着这个遗迹最原始的信息已经不存在了。

对定陵的暴力挖掘

皇陵墓葬以及那些美好传说总会引起大众的无尽遐想,但考古的意义在于为世人留下文物的所有信息。以人类目前的考古水平尚难称十全十美,在帝王皇陵这样巨大而复杂的设施面前,慎之又慎才是唯一准则。

最后,我并不是反对考古,但对人保持尊重,这是底线,没得商量。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