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朝代元宵节饮酒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是区别于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而言的。

元宵节源于西汉时期。相传汉惠帝驾崩后,高祖遗孀吕后擅政专政,外戚当道,朝政混乱。公元前180年正月十五,高祖旧臣周勃、陈平乘吕后病亡之机一举翦灭曾如日中天、炙手可热的吕氏家族,拥戴刘恒为文帝。汉文帝为了纪念这个特别的日子,钦定此日为元宵节。

汉文帝当政期间,国泰民安,政通人和,元宵节成为人们表达自己欢愉的日子,越来越热闹,到汉武帝时,定于元宵节这天设坛祭祀太一神,仪式非常隆重,据洪迈《容斋随笔》记载“汉家祀太一,昏时祠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官方祭祀太一,民间则祠门户,以酒脯饮食及豆粥插箸而祭之”。可见其规模盛况空前,当时既有祭祀,必设酒肉,祭祀期间人们便可一品饮福,于是渐渐地,元宵也成为纵酒娱乐的日子。

到初唐之时,已经有了元宵夜相聚宴饮的习俗。这一天,只见火树银花,美酒佳肴,歌舞丝竹,热闹非凡。荆楚一带,更是门上插柳,并按柳枝所指的方向祭奠酒肉。而“都下士女每至正月半后,各乘车跨马供帐于园圃或郊野中,为探春之宴。”

由于宋代奢靡之风的盛行,宋代的这一传统节日被那些士大夫们发挥得淋漓尽致,元宵节在时间上还延长了五天,而且各种酒宴更是大大地超过唐代,加之焰火、灯谜等花样,可谓盛况空前,从这一面夜可看出当时世风的奢华。从这时起,“元宵节”又有了一个有趣的别称——“灯节”。

到了明代,元宵节则延长到了十天,朝廷还特许给百官赐假,以欢度佳节。酒楼歌馆成为观灯者的落脚聚会之处,买卖兴旺。

清代元宵节又改为五天,从正月十三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均为灯节,并且正月十五那天还被定为“正灯”。每到灯节,内廷筵宴,放焰火,市井张灯结彩,只见街市上万人空巷,游人如织,热闹无比。据记载,元宵节时“五夜笙歌,六街轿马,香车锦辔,争看仕女游春;玉甩金貂,不禁王孙换酒。”在这张灯结彩、隆重无比的节日里,不仅街市上的各家酒肆里酒客云集,生意兴隆,黎民百姓家也多设宴以庆佳节,晚餐,家家团聚在一起,品尝美酒佳肴,食用糯米粉做的汤团或水饺,这些都增添了不少节日气氛。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