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探访竹篾子灯笼编织技艺传承人

竹篾子灯笼编织技艺是一种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近年来,由于大量塑料制品替代了日常生活中的竹编制品,从早期的数百种竹编用具和工艺品到现在只剩下竹箩、竹篮等少数几种竹编制品,从红火一时的“竹篾街”到现在只剩三位老人从事竹篾编织。2017年8月8日,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新闻头条实践队来到西安狄寨孙家沟村,拜访传承人王学坤老人与他的老伴张淑雅老人。

工序(一)

相濡以沫,互相扶持

见到王学坤老人的时候,他正骑着“火三轮”从村口来,进门后,张奶奶招呼团队进屋坐下,自己忙着去切西瓜,在队员们表示不愿麻烦时摆摆手说:“自己家摘的,你们尝尝”

老爷爷如今年近古稀,行走稍有迟缓,但编起灯笼来,手的力度、把握的速度仍十分娴熟。知晓团队来录制纪录片后,爷爷就着地上的竹子开始展示。

“五六岁就开始学着编,到现在七十年了。”老爷爷边破竹边道,随着刀的侧刮,手上的竹子被拉成花儿,随后一个竹子被散开成条状,说话的功夫便完成了这道工序。“你慢点,给娃好好看看。”老奶奶一旁笑道。

老奶奶十九岁嫁到爷爷家便开始接触灯笼制作这门手艺,一年年慢慢学成,与爷爷相知相伴,已有五十五年之久。被问到两位老人是如何在一起的,老爷爷笑着打趣道:“没人要”,奶奶便不赞同的反驳,屋内气氛一下子活跃开来。

工序(二)

“编了一辈子灯笼”

“那会儿经济运动也多,破除迷信,我不大胆,就在家编灯笼。那会儿一个灯笼几分钱,值一包盐。”奶奶说道。现在受国家政策影响,大力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爷爷奶奶编织条件有所改善,但记忆最深刻的仍是老一辈发生的故事。

“那会儿的娃,过年时候,一帮一帮的人,打个灯笼,就唱:灯笼灯笼亮了,赛马上炕了”老奶奶手中拿着一个小灯笼比划着,笑道,“现在不行了,那时候的娃都上了社会,现在的娃也都不出门了。”

彼时爷爷完成了划篾工序,两只手灵活的将竹篾子编织在一起,时而抬起头附和补充奶奶说的话,稍有浑浊的双眼注视着我们,嗓音虽有沙哑却仍难掩激动之情。话落便低下头继续编织手中还未完成的灯笼,灵巧的双手在竹篾间游走,叫人眼花缭乱。

“临潼那边对灯笼讲究大着”老奶奶谈到,过去临潼有个习俗,舅舅给外甥送新年礼物,必须要送火葫芦灯笼,寓意子孙兴旺,四季常青,所以送再好的灯笼都比不上火葫芦灯笼。富平人则把这灯笼称为“火罐”。

在2016年,王学坤爷爷于央视春节晚会和元宵晚会西安分会场进行火葫芦灯的展示与编织表演,足以证明火葫芦灯代表的中国形象与传统的历史符号。

半成品

深入发掘,不断发展

“现在政策好了,人有心情做灯笼了,慢慢的就都变好了”老奶奶提到西安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智,“主任到处给娃们讲课,四处走了几年,把灯笼走红火了。政府要是不挖掘,这个技艺早就失传了”

“一家人都会做这个”,提到竹篾子编织技艺的发展问题时,张奶奶谈到,儿子过年会回来帮个忙、搭把手,但不会考虑作为主业。两个孙子如今在外地发展地不错,各自有了自己的房子。

眼看爷爷将灯笼收口,奶奶说道:“把灯笼捏好给娃看看。”于是爷爷灵活地将编好的灯笼滚动捏至椭圆形,便真真同电视上古时的灯笼一样了。如此,选竹、破竹、泡竹、破篾、起篾、划篾、盘篾、分篾、编织、收口、烘烤、捏圆、滚浆、糊纸等十四步完成大半,只留待后人订做。

拜别两位老人,团队总结道:“不论是生活年龄所迫,还是喜欢且用心学之的技艺,正是因为有传承人的坚守,才会有生动的中国形象、历史符号。我们希望通过团队的绵薄之力,去引发更多人的关注,注意且重视到,在国家的某些地方,还有这样一群可敬的人,坚守着无数国人引以为傲的华夏文化。”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