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庄重高雅的白沙细乐

作者:桂婷

白沙细乐属纳西族的一种音乐技术型式,在音乐的世界里包含着许多不同的音乐,比如我们经常接触的摇滚乐、流行音乐、朋克音乐等等……每个音乐都包含有它自己的感情。那么,你想知道纳西族的白沙细乐吗?就跟着小编一起看看纳西族文化吧!

纳西族庄重高雅的白沙细乐

纳西族先民在约七百多年前创制的《崩石细哩》,汉译为《白沙细乐》,是流传在丽江纳西族乡间中的一种古典音乐技术形式,《白沙细乐》里有歌,也有舞,但它的主要成份是器乐合奏。《白沙细乐》用于丧事或是重大的祭祖节的活动中进行奏乐,是一部风俗性的音乐套曲。当时更有专门的乐工,其演奏技艺相当高超。后来演奏者多为半职业的民间艺人,受人邀请时参加演奏活动。

根据地方志史料,在十九世纪中叶,即距今二百多年以前丽江便流行着《白沙细乐》了,并且当时就说是在元朝流传下来的音乐。据1962年丽江县宣传部关于《崩石细乐》的调查,该乐曲共计有《笃》,《一封书》,《三思吉》,《阿哩工金拍》,《幕布》,等十四首。

《白沙细乐》在解放前夕已于云消失传。解放后,党和政府对《白沙细乐》十分重视,前后曾有十多起学习,采访和搜集整理活动1956年丽江县文化部门还组织了一个业余民族乐队,参加昆明举行的“云南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并获得一等奖。原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称《崩石细哩》是“中国音乐的活化石”给予了一定的肯定。

关于白沙细乐的历史渊源,历来有很多说法。由于年代久远,资料匮乏,音乐的历史就更显得扑朔迷离。从诸种的说法来源看,可大致分为一下3类:第一类为古代文献记载。如清乾隆八年(1743)编撰的《丽江府志略》有这样的记载:“夷人各种,皆有歌曲跳跃歌舞,乐工称‘细乐’。筝、笛、琵琶诸器与汉制同。其调亦有《叨叨令》、《一封书》、《寄生草》等名,相传为元人遗音。”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有关白沙细乐历史的记载,认为始自元代。

与这一说法相似的亦有清末的《丽江县志》的记载:“现实元太弟革囊渡江,其音乐相传有胡琴、筝、笛、诸器,其调有《南北曲》、《叨叨令》、《一封书》、《寄生草》等名。及奠期,主人请乐工奏曲灵侧,名曰‘细乐’,缠绵悱恻,哀伤动人。其发引也,亦以送之。”

由此可见,白沙细乐至少在清代已经作为哀乐使用。另据《云南丛书·一笑先生诗人钞·巨甸居人》称:“究竟此曲,创自民间。木氏盛时,永宁夷率众来袭,木氏设伏北沙以待之,歼夷殆尽。民间造此曲吊之,古云‘北沙细乐’。‘细梨’者,细乐也……”作者一笑先生(1827~1887)系丽江人氏,显然与上述二志书的说法不同。

第二类为民间传说。这类说法也较多,主要有两种。其一相传白沙细乐是当年忽必烈赠送给纳西族首领阿良(一说为木天王)的礼物之一。南宋理宗宝元年(1253)蒙古宪古宪宗命令其弟,也就是后来的元世祖忽必烈亲征大理,纳西首领阿良在剌巴江迎接蒙古大兵执礼甚恭。不久,忽必烈攻破大理,在挥师北还之际,为感谢阿良,封他为“茶罕章管民管”,并且还赐予阿良大量礼物。

纳西族庄重高雅的白沙细乐

其中,就包括半队乐工和一半乐谱。忽必烈南征的这段故事,在明代纳西宗谱牒《木氏宦谱》中有明确记载。但在关于礼物的记载中,并没有提及音乐。其二是为龙女公主而作。相传木天王想吞并西番国,便把女儿龙女公主嫁给西番王子。龙女得知这一消息后便写封信,将信挂在狗脖子上带到西番国去。西番王子知道这一阴谋后,便率兵来攻打丽江;但被木天王打败。

木天王旋即将公主囚禁于玉龙湖中的玉龙亭。公主死后,人们为纪念她而创作白沙细乐。所以白沙细乐有一种月寒风轻冷雨霜魂般的凄楚情调,常常有闻此乐后感慨红尘苦难而悲从中来、失声恸哭者。这是一个优美的故事,还将白沙细乐的名曲《一封书》、《公主哭》、《赤脚舞》、《阿丽哩格吉拍》等揉进了故事情节之中。

第三类为当代学者的研究。诸如北京学者毛继增先生,他曾于1962年赴丽江进行过实地考察。根据调查资料,他认为白沙细乐可能是元代蒙古族军队入滇时传入丽江。由于一部分蒙古士兵长期留守而定居丽江,这音乐也就伴随着他们而流传至今。

其依据除了上述两部志书的记载外,还有如下几点:一、一部分蒙古士兵留驻丽江是事实。如今当地有一村子的名称汉译即为“蒙古人居住的村子”,亦有部分当地还称自己为蒙古族的后裔。二、演奏白沙细乐时乐工作蒙古族装束,而其他民间表演艺术均无此习俗。

三、在白沙细乐的乐队中有一种叫“苏古笃”,其形制与元史中记载的“火不思”基本相同,丽江的邻近地区和云南其他地方亦无此乐器。此外,云南学者黄镇方先生则认为白沙细乐不仅是“元人遗音”,而且具体来说是约于明代中叶传入云南丽江的昆曲。其基本形式是南北合套。黄先生主要从曲牌名称、音乐形态和伴奏特点的比较以及结合其他史料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考证。

比如白沙细乐中有与南北曲同名或相似的《南北曲》、《叨叨令》、《寄生草》、《一枝花》等曲牌;在旋律上白沙细乐与昆曲唱腔有许多共同特征;在结构方式上白沙细乐的组套法则与昆曲的曲牌联套多方面吻合等等。

音乐风格
白沙细乐的音乐忧伤哀怨,悱恻缠绵,主要由《笃》、《一封书》、《三思吉》、《阿丽哩格吉拍》、《美命吾》、《跺磋》、《抗磋》、《幕布》等八个乐章组成。白沙细乐的曲调大多为羽调式,包括五声性的七声音阶、六声音阶,个别部分运用五声音阶,如《三思吉》。

白沙细乐中也有节奏缓慢,风格柔婉,旋律清越流丽的曲调。如著名的《一封书》即是。在元曲和汉族其他民间音乐中亦有《一封书》的同名曲牌,白沙细乐中的《一封书》极有可能是元人遗音。从音乐形态上看,它那轻柔婉丽的曲趣与昆曲中的南曲一脉相承;另一方面,曲调中频繁出现的re-do-la和la-sol-mi等旋法特征,又隐约透漏出几分北方草原音乐的风格。

白沙细乐的曲式结构灵活多变,不拘一格。它既可以将7个部分进行连续演奏成为一部完整的大型套曲;又可以将各部分单独运用,独立出现。在音乐上,各部分之间有一种内在的有机联系。这是因为《笃》、《一封书》这两首重要乐曲中的部分素材,经过多种发展变化后反复运用于各部分之中的缘故。

纳西族庄重高雅的白沙细乐

乐器与乐队编制
白沙细乐的乐队由纳西族乐器组合而成,从中也体现出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现象。乐器按照演奏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3个乐器组:一为吹管乐器,有竖笛、横笛、波伯。其中横笛是主奏乐器,而波伯则是纳西族特有的竹制乐器。二为弹拨乐器,主要有筝、琵琶、苏古笃等。现在,筝几乎不再使用。苏古笃又叫“胡拨”,形似“火不思”。三为拉弦乐器,只有二簧一种,其形制类似汉族胡琴。白沙细乐的乐队编制并不固定,根据运用场合和主人的贫富状况,可从3~4人直至10多人不等。其最常见的两种编制是8人组和4人组。在演奏中,乐队的排列有一定之规:乐队必须位于灵台右侧、布幕之后。演奏者则按年龄的大小依次排列,年长在前,年幼在后。

仪式
同其他民族的丧葬音乐一样,纳西族的丧葬也有一套固定不变的仪式规范。白沙细乐的乐队由一位年长的人负责组织领导,严格按照规定的仪式进行演奏,同时,每个仪式都配上了相应的乐曲。纳西族的丧事一般分为3天。3天所演奏的顺序和乐曲都有所不同。

第一天为“悬白”。悬白事纳西族的一中风俗,家中有人去世的时候,将一个白纸糊的灯笼悬挂在大门前,表示家中要办丧事。第一天的下午,要在死者灵前进献3次贡品。在第二次献贡品时,乐队演奏《笃》。献贡品之后,要朗诵祭文,乐队则奏《一封书》。这时亲友纷纷前来凭吊死着,乐队演奏《笃》。

第二天为“正祭”。正祭也叫祭奠,是丧事中最为重要的一天。

最开始是“奠主”,此项仪式进行时,乐队演奏《公主哭》。在接下来的仪式中,乐队奏《一封书》。在亡者的子女们哭灵之际,乐队则演奏《笃》。下午,亲友们坐在一起,聆听白沙细乐,以音乐来寄托对王者的哀思。一般式将《笃》、《一封书》、《三思吉》、《阿丽哩格吉拍》连缀一起进行演奏。晚上,表演者站成一横排,面对灵台,齐唱《挽歌》。

随后,表演《弓剑舞》和《赤脚舞》,表演者手持松毛绕桌而舞,每舞一周则停下来向死者歌唱。然后,如此不断反复。按纳西族的风俗,如果死者是男要跳9次,如果死者是女则只跳7次。在舞蹈之时,乐队以《一封书》伴奏。

第三天为“送灵”。送灵即出殡。在行走之时,演奏者之前,灵柩紧随其后。其曲目为《笃》和《一封书》。白沙细乐的乐队按习惯并不用将灵柩送至墓地,在半路即可回家。至此,白沙细乐为期3天的丧葬音乐方告结束。

解放前,乐队参加丧事活动时演奏的曲目都分场合且有严格的规定,可以称白沙细乐为丧葬礼乐,其后因丧葬习俗的改变而未能在民俗场合中完整演奏,现在参丧事活动时演奏的曲目和规矩都比较随意了。

随着社会进步,白沙细乐已不再以民俗的形式存在,而是以自娱自乐的表演形式逐渐渗透到广泛和频繁的社交活动中。无论起房盖屋、节日庆典、宗教礼仪、群众集会等场所都能找白沙细乐的踪影。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