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寺、庙、观、刹、庵、祠、宫、殿这些建筑都有什么区别吗?

俗话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但和尚真的住在庙里吗?

中国古代的建筑名称各有不同,每个字其实都有不同的含义。

1、庙和祠

庙在古代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比如“太庙”,便是帝王的祖庙。

古代的世家大族都有自己的“家庙” ——即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也称为“宗祠”。比如山西太原的“晋祠”,就是供奉晋国的开国君主唐叔虞的祠堂。



晋祠

因此,作为祭祖或供祀前代贤哲的建筑,“祠”与“庙”在意义上是相同的。相对来说,庙的级别更高一点。

我国两大最著名的古庙,一是山东曲阜的孔子庙,即“文庙”;一为山西解州的关帝庙,即“武庙”。



孔庙

关庙

此外,庙在古代又作为敬神之用的,比如“土地庙”、“城隍庙”。

由此看来,和尚并不住在庙里。

2、寺和刹、庵

寺,本是官署的米纳兹。比如“大理寺”、“太常寺”。大理寺是中央的审判机关,太常寺则为掌管宗庙礼仪的部门。

相传东汉明帝时,天竺僧人以白马驮经东来,最初住在洛阳“鸿胪寺”。后来鸿胪寺加以改建,取名“白马寺”。于是“寺”逐渐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称。梵语中,“寺”叫“僧伽蓝摩”,简称“伽蓝”,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比如,北朝时期的《洛阳伽蓝记》便是一部佛教史籍。



白马寺

刹, 梵语“刹多罗”的简称,原为佛祖墓顶之伞盖,代指寺庙佛塔。而佛经有言,佛土有七宝庄严,因此宝刹常用作寺院的代称。

此外,佛教建筑还有“佛龛”、“佛图”、“檀林”、“丛林”等,均是僧侣居住的地方。

“庵”也是一种寺。不过规模较小,且一般多指尼姑(比丘尼),即出家的女子居住的地方。

水月庵

但“庵”也不是只有尼姑才能住,比如《儒林外史》第二回中有一句话:“这庵是十万的香火,只得一个和尚住。“所以,也有和尚住的庵,只不过和尚住的一般都成为“寺”而已。

3、观和宫

道教是我国本土的宗教,其建筑称“观”。比如北京的“白云观”、苏州的“玄妙观”等。



白云观

“宫”,本是房屋的通称,秦汉以后除专指帝王的房舍外,后来也称宗庙、佛寺及道观。唐以后“宫”则特指道教的庙宇。

佛寺与道观,自此并称。

4、殿和宫

“殿”,本来泛指高大的房屋,后专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建筑。

一般来说,宫由殿组成,如果以我们现在的房子来比喻,殿大约相当于客厅,而宫则是整个房子。

比如故宫有“太和殿”,少林寺有“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