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新疆蒙古族春节习俗

作者:林林

春节,新疆蒙古族称其为“查干”。“查干”这个词在蒙古族中不只作白色解,也当白节(即春节)讲。因为,蒙古人崇尚白色,认为白色象征新的一年开始,即春季开始。因此,把一年农历的第一个月(正月)称作“查干萨日”,即白月、吉祥之月,以示新年到来,因此新疆蒙古族春节延续到正月结束,即整个白月都拜年。“查干”是蒙古族最大、最隆重的节日。节期中比较有意义的为大年三十和初一、初二。

“古其勒那”即“拜三十”之意。三十晚又称为“布屯阿斯很”,是圆满和封住的意思,含义是祈求过去的一年能够圆满地结束,也有家族团圆的含义,意同汉族的守岁。过“古其”时往往以一个村落、社区或一个家族及一个冬窝子(冬季牧业点)为一个单位一起过。

首先要拜佛、祭祖。此仪式由家族的年长者或家里的男主人主持。除夕前将供品准备好,即煮熟的羊头、羊胸脯、羊尾等羊最珍贵的部位及奶制品、油饼及糖果等食物。拜佛时,首先在佛像前点燃酥油灯或蜡烛,然后由年长者起轮流在佛龛前烧香,口念佛经,给佛像磕头跪拜。祭祖时一般不上坟,在家门口点燃爬地松或点火烧香,其上放置一些奶、肉等食品,献酒,磕头作揖。

晚餐时要摆上迎新年饭——炖熟的羊(牛)背子和羊(牛)头、饺子和酒。首先晚辈给长辈拜三十,敬酒、献白色哈达,长辈祝福晚辈,并赠送手帕、白毛巾、零钱和糖果等礼物。吃完年夜饭后,举行“布屯其米格巧格纳”仪式,即砸已剃干净的牛羊股骨(就是牛羊大腿中骨),也是辞旧迎新仪式。主持者手拿股骨,首先祝词,然后将股骨砸开,喊:“妖魔之头砸碎了没有?”众人齐喊,“砸碎了!”接着他又喊:“布屯伯乐布,布日勒季乐要布鲁?”(意为旧年过去了吗?)众人喊:“布屯伯乐啦!布日勒季乐要布啦!呼啦!呼啦!”(意为旧年过去了。)“呼啦!呼啦!”以示助威。然后,大家分享骨髓,表示来年像骨髓一样香甜美满。饮酒、吃肉、弹奏托布秀儿乐器、跳萨吾尔登舞,说唱《江格尔》,演唱形式多样的民歌,玩羊髀石等游戏,灯火彻夜不灭,歌舞通晓不绝。

[page]

初一拜年。清早首先要举行祭天仪式,有敖包的地方则以祭敖包的方式祭天。敖包是用石堆砌成的四菱形或圆形的祭坛。如果附近没有敖包,可在家门口用雪堆一座雪堆,表示山神,上插树枝,表示树神,简易敖包就形成了。此仪式以一个家族为单位举行。祭天时,参拜者在树枝上系上哈达及各色布条(代替神幡),以寄托其心愿,然后献上煮熟的牛羊肉及奶制品和油果子、糖等食品,此食品在祭祀完后被称为德吉。然后点燃松柏枝或香,示意火祭,并向天上洒酒,示意酒祭。由长者领着大家围着敖包转三圈,口诵祈福语,祈求上天保佑新的一年家庭幸福,牛羊满圈。接着祭祖,祭完后,将尊贵的供品——德吉分发给大家吃。

然后开始“查噶勒那”,即拜年。穿上崭新的皮袍、皮衣,带上帽子,系上鲜艳的绸缎腰带,妇女们都要戴金银、珊瑚、珠宝等首饰。秩序是先给家里的长辈拜年。然后人们三五成群,带上酒和哈达等礼物,逐家向亲友拜年,拜时年轻者双手托着哈达问候长于自己的人,“赛英锡尼路(新年好)”!“阿穆尔赛很(安好)”!男人及老人要互递鼻烟壶或香烟。拜年者将包着砖茶或方糖的毛巾或头巾等礼物送给女主人。主人以奶酪、奶皮、酸奶(马奶子)、奶茶、酥油、奶豆腐、奶酒等奶制品及牛羊肉待客。初一这天不杀生,直到十五拜年高峰结束。

初二的竞技活动。为营造喜庆气氛,要举行骑马、射箭、拉羊皮、摔跤、踢皮球、玩羊髀石、马技等蒙古民族传统的竞技活动。赛马、摔跤、射箭竞技,蒙古人称为“好汉三艺”,它是作为衡量草原上的汉子们有无本事的重要标志之一。比赛活动一般是由一个部落(现在的乡镇)或一个氏族(现在的村落)、冬牧场为规模组织,旧时组织者为部落头人,现为乡镇、村领导或家族长。有的部落在初三始。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