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十月年彝族十月年的历史渊源

作者:林林

近日,寒冬笼罩的永善县城灯光球场热闹非凡,人山人海,数百名彝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共聚一堂欢庆彝族年,精彩的民族歌舞、器乐表演轮番上阵,让众多市民乐享精彩的“文化大餐”。

彝族年是彝族十月太阳历历法的年节遗俗,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传统民俗及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彝族年对于彝族而言,也像汉族的春节一样重要。

彝族以十月为岁首,过十月年,汉文献多有记载。《越嶲厅全志》卷12《夷俗志》载:“十月朔日为大过年,必打牛跳锅庄,极贫者亦多买豆腐庆贺”。民国《西昌县志》卷12载,彝族“以阴历建子月(十月)为岁首,庆贺新年,谓之过年。倮夷过年,富者椎牛羊猪鸡,其次亦杀猪一,烹以祀祖。祀后举家宴饮三日”。彝文文献记载:“猪月日(行)路短,日转折时过年,蛇月日(行)路长(远),北斗星下指时过火把节”。“十月转,年轮转,十月过大年”。

据统计,清代以前,滇、川、黔彝族大多都过彝族十月年。贵州彝族年历时三天,初一是敬天日,初二是祭地日,初三是祭祖日。彝族年年前准备、至过年、送年,均与祭祖祈福有关。整个过年民俗有年终纪庆,祭祖祈福,合家团聚,辞旧迎新,送祖送年,庆祝丰收,腌制肉会,拜年省亲等文化内涵。它集中反映了彝族的祭祖文化、年节文化、饮食文化等民俗及年节心理期待及聚庆期盼,是彝族人的大节,比汉族的春节还要丰富。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