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和端午祭的区别

端午祭  端午节是被赋予了人文意义的时间仪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传统的民俗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通过民间所形成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共同习俗,来表达对人和事的思想感情,如挂艾、插蒲、采百药、戴香包、系五色线、吃粽子、划龙舟等。节日是社会群体和谐团结的黏合剂,是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积淀和再现。端午节以古代先民对于五月的时间认识为基本框架,以五月时间段为基础,吸纳了历史上各个地域曾经存在的五月的民风民俗,是一个典型的复合型节日,是在每年端午这一天所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称。所以“端午节”是被赋予了人文意义的时间仪式和文化内涵的一个节日。
  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在韩国申报“端午祭”的文本中,第一句话是“端午节原本是中国的节日,传到韩国已经有1500多年了”。承载着几千年历史底蕴的古老民族,中国为世界创造了丰富多彩、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世界文化是一个巨大的贡献。数年后中国正式启动“端午节”申报世界非遗程序。受文化部委托,湖北省于2008年10月代表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申报表和相关材料,其中申报材料由鄂、湘、苏三省联合“打包”。申报的遗产名称为“中国端午节”,由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四部分内容组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于2009年9月28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第四次会议上,审议并批准了“中国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端午节入选世界非遗名录是名正言顺、众望所归的,这将提醒国人珍惜自己的民族文化精华,加以传承和发扬。

  2004年,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江陵“端午祭”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消息一经传出便大大刺激了国人之神经,一些民间人士更是十分激动乃至愤怒,惊觉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传统节日文化遗产竟然被别人给抢注了,真是岂有此理。一时间,“保卫端午”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网上网下,甚至一些政府文化部门的官员和专家学者,都参与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端午文化保卫战中来。
  次年11月,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评选入第三批无形遗产名单中。
  从本质上来说,韩国江陵“端午祭”与我国的端午节还是有所区别的。韩国江陵“端午祭”是一种大型的庆祝活动,与我国禳灾祈福的端午之俗有本质的区别。端午祭是以端午节为契机,紧密结合了具有韩国特色的民众信仰和农事活动,所创造出的丰富多彩的节俗内容和庆祝仪式。其实,中韩两国的端午活动最大的一致只是在节期的选择上,也就是同在五月端午这天,但在具体的节俗内容上却是不相同的。退一步来说,即使韩国江陵端午祭与我国端午节有节俗上的相似之处,其实也并不妨碍它们申请无形遗产名录,因为它们是有自己的地方特色的,是带有韩国自身文化传统的。
  “保卫端午”口号的提出,其实表现出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体现了反映出端午在当前的一种生存态势,一是体现了人们对于我国传统端午节俗的重新认识与重视。诚然,对于今天的绝大部分人,尤其是城里人来说,端午节似乎已变身为一个吃粽子的日子。而实际上目前吃粽子也并非仅限于端午这一天了,各大超市里琳琅满目的粽子食品,可使现代人每天都吃到粽子,如果你愿意去吃的话。但实际上,端午本来是一个全民参与、节俗丰富、内涵深厚的中华传统节日,并非仅仅只有吃粽子这一节日习俗。但可喜的是,随着“保卫端午”口号的提出,人们又重新意识到了端午节所承载的中华传统文化及其所包含的价值意义。
  端午期间盛行的各种禳灾措施及赛龙舟等节俗活动,固然是传统时期民众心意信仰的一种体现,反映了人们追求平安的一种愿望。但是,对于这些习俗,我们又不能仅仅从信仰的层面去加以理解,实际上其还包含有许多具有实际意义的东西。例如端午节俗对于维护身体安全和健康就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我们完全可以把端午节转化成为一个全民参与的卫生和体育节日。同时,端午节还是一个体现传统伦理、增进社会团结的节日。在此期间,人们走亲访友,尤其重视姻亲之间的交往,如父母给女儿送粽子以及女儿、女婿看望父母等,都体现出人们之间的亲情伦理。尤其是在今天社会节奏加快、亲友之间交往减少的形势下,重新提倡端午迎来送往之俗将有重要现实意义。而社区之间的赛龙舟活动,既可增强民众体质,又可通过激烈的竞技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同时对处于同一区域范围内诸社区的自我认同亦具有重要意义。再者,大力提倡端午节俗的文化内涵,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亦具有重要价值。端午节俗的起源虽有诸多说法,但目前最被广大民众所接受的就是纪念屈原说,而屈原恰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因此通过端午、通过屈原,均有利于爱国主义精神的提倡与宏扬。
  不可否认,在当前的社会大形势下,端午节俗出现了走下坡路的迹象。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传统端午节俗在民间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仍有广泛遗存与影响力。可以说,目前是危机与机遇共存。因此,在目前这种情势下,我们应该对传统端午节俗中具有积极意义的部分大力提倡与倡导,并对传统端午节俗内涵做进一步深化与拓展。例如,端午节是以屈原的名义举办诗词朗诵和歌咏比赛的大好时机。目前,这些活动在一些地方已经获得了良好开展,但要成为一个为全民所接受的稳定习惯,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民众主体的参与性。
  在大力复兴端午节俗的今天,应该采取鼓励多元发展的策略,如在乡村与城市,具体的发展策略就会有所不同。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仍保留有众多传统性的东西,因此还有可能恢复传统端午节俗的本来面目,尽量保持它的原汁原味。
  而在城市地区,则有必要以新的物质条件来表现端午习俗的传统。如各式各样的粽子、富于吉祥寓意的香包等。传统香包作为情侣之间相互赠送的爱情信物,完全可以像情人节的玫瑰那样,成为一种爱情的象征而获得广泛的接受与传承。
  今天,端午已成为我国法定假日之一。虽然单靠法律不一定就能保证一个节日的复兴与兴旺发展,但至少能唤起广大民众内心的节日自觉感。毕竟,任何一个节日,只有有了广泛且稳定的传承群体,才能够获得稳定的继承与发展。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