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清明节活动

  寒食节是春秋时晋文公为纪念介之推而设的节日,历经各朝各代沿袭至今。虽经多次禁断,却屡禁屡兴,寒食习俗蔓延全国,深入民心。关于寒食节禁烟,更为详实的禁烟说,见于西汉末年无神论者桓谭撰著的《新论》。在《新论》文中有描述:太原郡,隆冬之时五日不生火食冷食,虽有病但不敢触犯法规,统治者应该改变此规定。

  东汉时期,朝廷尚书周举初在并州任刺史,当时并州的百姓视介之推为乡神,士民每年冬季怕神灵不乐见火,于是每年冬天都要吃一个月的寒食,不敢生火。老小之人不堪寒冷,每年在这一时期,都会死很多人。于是,寒食节禁烟令一度被废止。据史料记载,332年,一次史无前例的大冰雹起自西河介山,冰雹大如鸡子,平地3尺,行人禽兽死者万数。冰雹所到之处,太原、乐平、武乡、赵郡、广平、巨鹿等地1000多千米,树木摧折,庄稼无存。当时,后赵帝王石勒,在东堂询问中书令徐光下冰雹的原因。徐光说:“去年,皇帝禁寒食。帝乡之神介之推,历代为世人所尊,介山左右的田地成为晋文公祭介之推田,这一带百姓奉祀介之推,士民们愿寒食禁火可任其随便。皇帝纵不能让天下人心都同介山之人。”于是,石勒下诏书禁寒食。

  此外,在474年、492年和502年,魏孝文帝连续三次禁断寒食。他在第三次令文中说:除介山之邑听任为之,寒食自此禁断。寒食节历经几朝当政者的屡屡禁断,但仍能相沿持续,除了国人追悯昔贤,不忍介之推英灵泯没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后来的寒食节最终选定在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即清明节期间。清明时节自古就有插柳的习俗。北魏农学家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记载: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说的就是这一习俗。

  柳为落叶乔木,阳春始发,枝条柔韧,叶似春风裁剪,枝干纵横倒顺,插之皆可成活。寒食清明习俗的标志之一,就是家家要插柳。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寒食插柳习俗历史悠久。每到寒食节这天,江淮人家折柳插门。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这样的说法: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柳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辟邪的功用。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我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和迫害而插柳戴柳。此外,因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怯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汉代人有灞桥“折柳赠别”的风俗,每当有人送客至此桥时,便折柳赠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 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

  古人送行折柳相送,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也寓意亲人离别去他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地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如“新知折柳赠”“别路恐无青柳枝”“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等。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这就自然引起古代文人墨客寄情笔端的感怀。

  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除了插柳,我国清明节也有戴柳的习俗,有将柳枝编成圆圈戴在头上的,也有将嫩柳枝结成花朵而插于发髻的,还有直接将柳枝插于发髻的。清明节的清晨,街市叫卖杨柳,家家折一枝绿柳蘸上清水,插上门楣,妇女则结杨柳球,戴在鬓边。民间谚语有: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戴柳,来世变猪狗。这说明,在古人眼里戴柳也有辟邪的作用,清明戴柳之俗在各地都很常见。柳是寒食节的象征之物,但有一些地方有纪年华之义,有所谓的清明插柳“纪年华”,“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之说。发展到后来,人们就干脆把男女成年行冠礼的时间统一定在寒食节,而不论生时年月,凡官民不论大小家,子女未冠的人,于此日戴柳,即为成年标志。据此,后世便有“纪年华”的遗俗,并演化成妇女戴柳球于鬓畔以祈红颜永驻的习俗。在此,青青春柳又有了象征青春的意义。时值春季妇女戴柳,则表现出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与留恋。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踏青又叫春游,古时还叫踏春、探春、寻春等。每至清明时节,人们在花草返青的春季,结伴到郊外原野远足踏青,并进行各种游戏以及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我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风俗日益兴盛。“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去踏青。”

  清明时节同时也是个生机勃发的时日,人们告别蛰伏的户居生活,迎着春天的明媚阳光,呼吸着青青绿草的气息,脚踩着松软的土地,徜徉在姹紫嫣红、莺歌燕舞的原野上,那时的心情该是多么轻快愉悦!说起踏青游乐,可以一直上溯到孔子那里。《论语》记载,孔子有一次与他的弟子们在一起讨论人生志向,其他弟子慷慨陈述其治国安邦的宏伟蓝图时,孔子并未搭腔。轮到曾皙说:“暮春时节,穿着刚刚做好的春服,与五六个朋友,六七个小孩,到沂水去沐浴,并随风起舞,洗完后哼着民间小调,踏上归途。”孔子听后大加赞赏,喟然道:你和我想的一样!孔子与曾皙的对话表明,远在春秋时期,人们便有了在暮春时节野浴并踏青的活动。清明踏青为古代人比较普及的休闲活动形式,其组织方式、内容和规格,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因地因人而异。有人会觉得,清明节吃着寒食祭奠先人,真是好凄凉啊。其实不然,有词为证: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清明的另一番风情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场景!

  清明节时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退去了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了由阴到阳的转化。所以说清明节的实质是通过缅怀先人来迎接更美好的生活。从这个角度来说,清明节实在是一个快乐和积极的节日。人们在禁烟踏青中,不仅要举行斗草、秋千等活动,还要画新妆、嬉闹,直至饮酒、狂饮,可见我国古代踏青活动之兴盛,甚至一些人热衷于踏青,淡化了祭扫。当时,有些人家“置亲于荒墟”,清明节拜扫只草草了事,而后便与其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 踏青虽在一年之春,但具体时日常有出入。古人关于踏青时节,说法不一。有说是指农历正月初八、二月初二、三月初三。后来,由于清明扫墓,正值春光明媚,草木返青,田野一片灿烂芬芳。扫墓者往往扫墓完毕,而后便选择一处芳草地,坐于树下,尽兴地喝酒娱乐。至此可见,清明扫墓已经由单纯的祭祀活动演化而为同时游春访胜的踏青活动。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