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满洲妇女服饰对中国传统服饰的影响

论满洲妇女服饰对中国传统服饰的影响

一.清朝满族妇女服饰的特点

满族一般民人妇女在日常的着装方面,皆以“连裳”为常服,即不分衣裳的长袍,清人记述:“八旗妇女皆连裳,不分上下,盖即古人男子有裳,女子无裳遗制也”[1]而皇室“后.妃.主位以及宫眷之常衣,皆窄袖长袍。”下面就来分别介绍一下旗女的服饰。

(一)旗袍

满语称“衣介”,是满族妇女传统服饰工艺品。满族人称“旗人”,衣着称“旗装”,妇女之袍谓“旗袍”。清代的旗人之袍包括男袍和女袍,而旗袍却仅指女袍。满式旗袍可谓我国国粹------旗袍的前身,它与民国初、乃至现代的旗袍都有很大的不同。

清初衣袍式样有几大特点:箭袖、右衽、四开衩、束腰。箭袖,是窄袖口,上加一块半圆形袖头,形似马蹄,又称“马蹄袖”。马蹄袖平日绾起,出猎作战时则放下,覆盖手背,冬季可御寒,致敬礼时,必放下。清代,“马蹄袖者,开衩袍之袖也,以形如马蹄,故名。男子及八旗之妇女皆有之。致敬礼时,必放下”[2]四开衩,即袍下摆前后左右,开衩至膝。右衽和束腰,紧身保暖,腰带一束,行猎时,可将干粮、用具装进前襟。在满族南迁辽沈,入中原后,与汉族同田共耦,受汉族“大领大袖”服饰的影响,由箭袖变成了喇叭袖,四开衩演变为左右开衩。

女旗袍与男式基本相同:直筒式的外形,腰部不显露曲线;袍长及脚背;圆口领;下摆、袖口较大;平袖口;衣袖、襟、领、下摆的边缘都镶着缘。清末时兴高领,一般高至8厘米多,是独立结构,可拆下来洗,相当方便。另外,不喜欢立领"顶颈"的,还可以用长领巾来代替。女旗袍讲究装饰,领口、袖头、衣襟都镶有不同颜色的花边或彩牙儿,俗称“画道儿”或“狗牙儿”,多至十几道花边。古旗袍有琵琶襟、如意襟、斜襟、滚边或镶边等。旗袍色彩线条非常讲究,做工精细,穿来美观、匀称、婀娜多彩、摇曳生姿。

旗袍是旗女们最重要也最普遍的服饰,袍里面穿裤,礼服袍还要加马蹄袖和繁复的装饰和附件。八旗妇女从不穿裙,即使把贵妇朝服中的朝裙算做裙的话,也还是极少有机会穿着的。八旗妇女一般在隆重场合穿礼服袍,包括朝服、吉服和行服,而日常则穿便服袍,包括旗袍的原身——衬衣和氅衣。

(二)衬衣和氅衣衬衣圆领右衽,捻襟直身平袖,无开襟,有五个纽,衣长掩足。袖分有袖头和无袖头两类,面料以绒绣、织花、平金为多,周身加以边饰,常穿在里面。夏季衬衣可单穿,秋冬加有皮棉。氅衣穿在衬衣外面,与衬衣类同,只是左右开禊至腋下,开禊顶端饰以云头,且装饰较为华丽考究。边镶和纹饰繁复精细,还缀有花边、花绦子、狗牙儿。氅衣多穿于正式场合。清代文康的《儿女英雄传》中就有许多关于旗女这种袍装打扮的文字描写,如:“只见那太太穿一件鱼白的百蝶衬衣儿,套一件绦色二个五幅捧寿织就地景儿的氅衣儿,窄生生的领儿,细条条的身子,周身绝不是那大宽的织边绣边,又是甚么花绦子,狗牙绦子的,胡镶滚作,都用三分宽的石青片金窄边儿,拓一道十三股里外拄金线的绦子,正卷着两折袖儿;头上梳着短短的两把头儿……” [3]

(三)披肩、礼服和补服

满族妇女中,其命妇的服饰还有披肩,“披肩为文武大小品官衣大礼服时所用,加于颈,覆于肩,形如菱,上绣蟒,八旗命妇亦有之”[4]。同时,八旗妇女还有礼服 、补服。如“光绪朝,孝钦后(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内务府人员定制礼服,改团龙为六合回春,形亦圆,一鹿一鹤一松枝。盖六之音,南人读之鹿,合之音同鹤,春之音近松也,鹿鹤皆享遐龄,松亦四时常青,于以颂扬万寿耳。朝士从风而靡,团龙遂不入时矣。”[5]补服,俗称补子,“文武官吏之徽织也,缀于章服之前后心,一所补之物,分其等级,文职以鸟,武职以兽。”八旗命妇着妇补服,其形制为“品官之补服,文武命妇受封者亦得用之,各从其夫或子之品以分等级。惟武官之母妻亦用鸟,意谓巾帼不必尚武也”[6]。

(四)坎肩

满族妇女喜欢在旗袍上加罩一件短或长至腰的坎肩,后则喜加短小而绣花的坎肩。坎肩,亦称“马甲”、“背心”。马褂去袖,衣长及腰,两侧开禊,多在领、襟、衣摆外镶饰花边。女服镶缘于交襟处,对襟下端或在右腋下作如意头式,后镶滚多道边。坎肩分为对襟、捻襟、一字襟、琵琶襟等多种,有棉有夹,或丝或布,还有皮的,各惟其时。清初,坎肩窄小,一般穿在里边,晚清尚宽博,多喜于袍、衫之外,男女皆着。长坎肩是满族妇女的时髦服饰。尤西堂有咏妇女所衣之坎肩一诗,诗云:“更衣斟酌十分难,亲制轻纨坻半端。取便最宜春起草,护娇偏称晚妆残。浑疑断袖留遗爱,却喜专房免忍寒。曾与三郎换汤饼,重提旧事泪阑干。”[7]由于坎肩美观、轻便、保暖,至今经久不衰,长坎肩在当今也仍是妇女夏季喜穿的时装。

(五)帽子

满族妇女平日喜戴凉帽、平底帽,老年妇女冬季戴“耳包”、“脑包”等。满族有敬狗之俗,所以禁戴狗皮帽子和狗皮套袖。

六)旗鞋

满族妇女崇尚“天足”,故她们所着之鞋,亦和汉族妇女有别。满族先民有“削木为履”的习俗。至清初已发展成为高跟木底的女鞋,其鞋底极高,多为高至一至二寸间,后来更有增高至四五寸者。旗人女鞋样式较多,旗式坤鞋分为数种:年老者旗人妇女的旗鞋,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于行走,鞋面为布、缎,一般鞋帮、鞋面都镶彩边或串珠或彩绣花卉图案;花盆底鞋,鞋底中部以木为之,上敞下敛,成倒梯形似花盆,故此称“花盆底”;马蹄底鞋,其形制是:“八旗妇女皆天足,鞋之底以木为之。其法于木底之中部,即足之重心处,凿其两端,为马蹄形,故呼之曰马蹄底。底之高者达二寸,普通均寸余。其式亦不一,而着地之处则皆如马蹄也,底至坚,往往鞋已敝底犹可再用。向以京师(北京)所制之形式为最佳,着此者以新妇及年少妇女为多”[8]。马蹄鞋”、“花盆鞋”亦称旗鞋。妇女盛饰时多穿用,走起路来袅袅婷婷,轻盈娴雅。随着社会的发展,服饰的改革,民国以后已不多见。

(七)发式

满族妇女在成年前,只梳一根单辫垂于脑后,辫梢上缠一红头绳,前额剪成“刘海”,并常以金银、珠宝制成别致珠坠角,系于辫梢上,随辫摆动,以示美观。满族已婚妇女必须绾发盘髻,中间横插一根银制的扁方,称“高粱头”。其中最典型的是梳“两把头”,据书载:“旗下妇装,梳发为平髻曰一字头,又曰两把头,大装则珠翠为饰,名曰钿子”[9]。此发型为头顶后左右横梳二平髻,一若横二角于后,恰似一如意横于顶后,故又称“如意头”,同时,又因其二髻间插以双架成双角,又称架子头;望上去像一字横写,更称之“一字头”,脑后之发左右横出,髻之长度约一尺。此外,把“把儿头”发型与次相似,清人记述:“后.妃.主位以及宫眷之常衣,皆窄袖长袍,髻作横长式,可尺许。俗所谓把儿头者是也”[210],便可证明这一点。清代中期以来,满洲贵族妇女盛行顶戴“大拉翅”(旗头)。它是由“两把头”的发式发展而来的。八旗妇女上戴“大拉翅”,下穿高底旗鞋,走起路来分外端庄、文雅。

满族妇女喜鲜花,并喜在头发上插金银、翠玉等制成的压发簪、珠花簪。自古以来满族妇女就重视发式头饰,并且从不缠足,故有“金头天足”之美誉。

满族妇女的服饰,色彩缤纷,形式多样,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民族性、多元性、实用性和时尚性等特点,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服饰文化的发展,而对后世服饰文化影响最大的,定非旗袍莫属

二、旗女衣着对后世服饰文化发展最大的影响——旗袍

旗袍不是一个固定的形式,而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本来旗袍是指清朝满族八旗妇女所穿的袍服,但我们现在一般所说的旗袍,是指上个世纪20年代以后兴起的新式女装。这种新式女装是以旧满式旗袍为前身,逐步演化过来的。广义地说,旗袍经历了清代的旗女之袍、民国时期的新旗袍和当代时装旗袍三个时期的发展。

(一)旗袍的前身——清代旗女之袍

清代旗女之袍是当代旗袍的前身的发展的基础,其本身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旗女之袍较为瘦长紧窄,袖口亦小,装饰简单,原因是旗人重骑射,所着之袍要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第二阶段的旗女之袍变得宽肥,装饰却繁褥到了极点,嘉庆十一年(丙寅,1806),嘉庆帝明谕“倘各旗满洲,蒙古秀女内有衣袖宽大,一经查出,即将其父兄指名参奏治罪”。至二十二年(丁丑,1817)又谕“至大臣官员之女,则衣袖宽广逾度,竟与汉人妇女衣袖相似,此风断不可长”[11]。但愈到后期,此风尤甚,甚至出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状况。这主要是由于天下承平,旗人生活安定,趋于奢侈,旗女、汉女服饰之间的交流融合日多的缘故。满汉妇女服饰风格的悄相交融,使双方服饰的差别日益减小,遂成为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

(二)清代旗袍的进一步影响——新式旗袍的出现

清朝末年,清廷内外交困,国力式微。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攻破了清朝封闭的国门。为挽救危亡,清廷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救国方略,派遣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军队也改练新军。在中国学生和军人中最先出现了西式学生的操衣、操帽与西式军装、军帽。洋装的输入,提供了评判美的另一种参照系,直接影响社会服饰观念的变更。日后旗袍演化为融贯中西的新式款型,其受西方影响的改变可说即是由此开端。1911年辛亥革命风暴骤起,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西式服装在中国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碍,同时也把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丢在了一边,解除了服制上等级森严的种种桎桔。服装走向平民化、国际化的自由变革,已经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传统沉重的负担。由于满族统治政权的消亡,旗袍此时穿着者甚少。西式中式装扮熙熙攘攘纷繁并处。旧式的旗女长袍既被摒弃,新式旗袍则在乱世妆扮中开始酿成。

此时的时装流行中心早已由苏、扬移至上海。商埠开放的上海华洋并处,五方杂居,成为十里洋场奢靡繁华之地。上海又是妇女寻求解放的重镇。传教士、商人、革命党人竞相创办女学,掀起了一股女权运动浪潮,寻求解放的社会大气候荡涤着服饰妆扮上的陈规陋习。服装装饰一扫清朝矫饰之风,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

新式旗袍的出现则体现了这一要求,新式旗袍引入了很多的西式裁制方法,如装袖、装垫肩和拉链等,更引入了西方的开省道等工艺,使旗袍更加合身。新式旗袍由旗女之袍的宽大平直,不显露形体,转变为开省收腰,表现体态;由旧式旗袍的装饰繁琐,面料厚重,转变为装饰简约,面料轻薄;由旧式旗袍的内着长裤,袍下露裤脚,发展为内穿短裤或三角裤,着丝袜,开衩处露腿;更重要的是,新式旗袍一反旗女之袍等级分明,制度浩繁的特点,走上了平民化的道路。

(三)八旗妇女服饰影响当代旗袍的最终形成

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国旗袍风行了20多年,它的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子的高低、袖子的长短、开衩的高矮,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式样,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来束胸裹臀的旧貌,让女性的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正适合当时的风尚,为女性解放立了一功。 其中的青布旗袍最受当时女学生的喜爱,一时间盛行全国。旗袍的诞生几乎成成为20年代后期中国新女性的典型装扮。还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领导服装潮流的十里洋场中摩登女郎、交际名媛、电影明星等,在旗袍样式上的标新立异,也促进了旗袍的发展。自30年代起,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民间妇女、学生、工人、达官显贵的太太,无不穿着。旗袍甚至成了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的礼服。后来,旗袍传到了外国,被西洋女子效仿穿着。

发展至今,旗袍的样式花色都逐渐繁多,随着复古风尚的流行,旗袍重新演绎昔日的精彩。作为中国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旗袍,有着悠久的历史,象征着华夏文明,衬托东方女性的优雅气质,仍然在样式上不断创新,在时尚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综上所述,满族妇女服饰,因其强烈的民族性、多元性、实用性和时尚性的特点,而在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发展的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对后世服饰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其中的坎肩和旗袍,至今仍被广大妇女同胞所穿着,尤其是旗袍,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受到国内外妇女的青睐和赞赏。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