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来历和习俗
关于寒食节的来历
相传,那是在很早很早,早到了春秋时代,也许是个电闪雷鸣的夜晚,也许是白天突然乌云密布,但是,一定是什么天生异象。因为晋献公死了,好歹是个霸主,是一定不能悄悄地离开的,不带走一片云彩,必定是天地为之动容。可惜,历史没有说天地之间如何大战,只记载了晋国内乱,诸子争夺王位,公子重耳被赶出晋国,在外避难。先锋营首领介子推等大臣跟随重耳忠心耿耿,在国外流亡19年。最困苦的情况下,重耳流亡到卫国,饿不能行,众臣采野菜煮食,重耳不能下咽。忠臣介子推偷偷地进山沟里,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一块,同野菜煮成汤送给重耳。重耳接过来狼吞虎咽吃个精光,这才问从哪来的肉菜汤,旁边的大臣告诉是子推从大腿割下来的,重耳听了感动的泪如雨下。
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避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
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之后,随着历史车轮的滚动,寒食节终于推而广之,扩展到全国各地,在岁时节日的演变过程中,寒食静静地融入了清明。
寒食节的习俗
最贴切节日名称的习俗是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
其他习俗则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后来改在清明节。
还要蒸寒燕庆祝,用面粉捏成大拇指一般大的飞燕、鸣禽及走兽、瓜果、花卉等等,蒸熟后着色,插在酸枣树的针刺上面,装点室内,也作为礼品送人。
在山西民间,寒食节是春季里一个重要的节日,山西介休绵山被誉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每年举行隆重的寒食清明祭祀(介子推)仪式活动。
特色专题
精彩推荐
民俗文化
点读中华
心理测试(专业心理测评,关注心理健康)
热门资讯
更多 >清明节各地美食习俗大盘点
节日习俗自古以来清明节的放假变化
节日习俗清明节习俗大全
节日习俗清明节习俗的发展过程
节日习俗清明为什么要吃青团
节日习俗节气清明和清明节
节日习俗潮汕清明节的习俗
节日习俗清明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节日习俗江南清明节吃什么?
节日习俗“清明节”的英文说法
节日习俗清明节美食除了青团 清明美食大集合
节日习俗清明节和寒食节是同一天吗?
节日习俗春分节民间习俗:竖鸡蛋
节日习俗黎族的“跳竹竿”
节日习俗春分节气:趣味民俗
节日习俗春分有哪些习俗
节日习俗北京春分吃什么 驴打滚和太阳糕
节日习俗春分时节:民俗、养生知多少
节日习俗春分日有什么地球现象
节日习俗春分的故事!由来 掌故 俗趣与养生
节日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