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雀哇节简介和习俗

简介

  自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始的2一5天,是生活在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族一年当中惟一的节日—“卡雀哇”,意为“集中族人祭祀”。这一节日源于独龙族的祭天神话。他们认为世界充满了“布兰”(鬼)。从前,天与地山天梯相连,一次,有个人到天上后,天梯被蚂蚁咬断,他回不了人间,变成了天鬼,没吃没喝,非常恼怒。为了平息天鬼的不满,人们要举办一年一度的“卡雀哇”(祭天节),剿牛祭天。节庆期间,参加者备办节期食物,青年人敲锣挥刀到各家去跳牛锅庄舞,祝贺人畜兴旺,庄稼丰收,然后聚集祭祀场。按照独龙族的古老习俗,卡雀哇节中,每个村寨要举行剿牛祭天活动。

  先由巫师牵牛到场绕走数圈,再将牛拴于木桩上,妇女们为祭牛披上漂亮的麻质独龙毯。于是,大家围着祭牛跳起本民族的传统舞蹈,进行祈祷,以求来年的丰收平安。然后巫师饮酒蓄力,持扎枪剿刺牛的心脏,并以牛顺利剿倒在地为吉兆。此时人们欢呼而上,开膛割肉,就地烧煮。长老们用编制精巧的独龙藤器,依传统方式给每人分食。在这欢乐的时刻,那首古老的年歌被幽幽吟唱:

  每年十二月三十日,

  是独龙的“卡雀哇”,

  是独龙的年节。

  独龙兄弟见面的时候到了,

  独龙兄弟欢聚的时刻来了。

  我们的猪养肥了,

  我们的酒煮好了。

  大家一齐来吧,

  围着火塘吃肉喝酒。

  以后你们杀猪,我们也来分食,

  这是我们的年俗。

  把篝火添旺,

  将芒锣敲得更响,

  吃饱了好唱“年歌”,

  喝足了好一起跳舞。

  人们边吃边唱,歌声、欢呼声、舞步声交织在一起,脸上的笑容、心底的渴望,在共同祈愿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卡雀哇”,即年节之意,是独龙族最隆重的节日,主要为庆祝丰收而举行。时间在每年十一月至十二月举行活动,为期两至三、五天不等,没有统一的固定日期,每家族可自行卜卦择吉日来过年。
  过去由于独龙族没有文字,邀请客人或亲朋时,常采用刻木记事的方法,即在专制的小木板两侧刻上牙子,每牙代表一天,还离几天过年节,就刻上几牙,然后破为两半,一半送给被邀请的人家,一半自己拿着,以后双方就每天削去一齿,剩下最后一齿时,就知道第二天要过年节。主人做好各种准备,被邀请的人即时携带各种食物前来参加庆祝活动,大家欢聚一起,共饮酒水,尽情歌舞。
  独龙族平时,跳舞机会很少,只有过年节,杀牛时跳舞。独龙族跳舞,一般是男的一排,女的一排对着跳,有的是围着圈子跳,伴奏的乐器有弦、芒锣、笛子等。口弦一般由妇女来弹,她们边弹边跳,还要喝水酒。

习俗

  卡雀哇节是独龙族唯一的一个节日,一年一度在冬天举行,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在卡雀哇节日来临之前,独龙族妇女筹备起丰盛食品,还要给大人小孩赶制新衣;男人们则进人深山老林狩猎,获得足够的野味以欢度佳节。
  过卡雀哇节最隆重的仪式要算是古老的、传统的“剽牛”祭祀了。
  节日期间在村寨的广场上举行剽牛仪式。由寨子里德高望重的家族长把牛拴在广场中央的木柱上,由一位年轻妇女把珠练挂在牛角上,再挑选村寨中最美丽的女子,让她先披一块鲜丽的麻织物,然后再披到牛背上。准备工作完毕后,由专门挑选好的一位勇敢的年轻人来剽牛。当锋利的竹矛剽人牛心脏时,广场上围观的人们欢声雷动,掌声不绝,并跳起欢乐的牛锅庄舞,并挥舞刀、弓,敲起铭、锣。最后,凡参加剽牛仪式的人都平均分得一份牛肉。
  剽牛仪式结束后,大家喝酒聚餐,互相祝贺,共庆佳节。
  同时,还用荞面做成动物模型,在竹竿上挂起麻布来,祈求人畜兴旺,作物丰收。
  独龙族的剽牛祭祀活动由来已久。据云南江川县李家山第一类古墓中出土的一件2500年前剽牛青铜器上观察,被剽之牛身上披着的带图案的织物,与独龙族在近代剽牛时,给牛披的同类织物的图案十分近似,足见这种古老的习俗沿袭之久。
  卡雀哇在独龙语中意为过年,是居住在云南西北部的独龙族人民一年中唯一的一个民族节日。卡雀哇节每年都没有固定日期,根据独龙族独特的历法,一般多选在农历的十一月至十二月间举行,由各村寨的卡珊(家族长)卜卦择吉口定过节的时间。节期的长短,视当年的收成好坏而定,一般为二至三天或四至五天。
  独龙族人民过卡雀哇节不讲究互相拜年,而喜欢互相邀请亲朋好友到家中做客。由于独龙族没有文字,他们邀请客人过年节便采用传统的刻木记日方法,制作木刻“请柬”,即在一块特制的木板上刻缺口,每一缺口代表一天,还有几天过年就刻上几个缺口,然后将木板一分为二,一半留在家里,一半送给被邀请的客人。然后双方每过一天就削去一个缺口,当只剩下一个缺口时,就表示第二天过年。还有的地方用结绳作“请柬”,即离过年有多少天就在两根绳上结多少结,将一根绳留在家里,一根绳送到亲友家,每过一天解一个结,直到结解完了,年节也就到了。
  过年的这一天,凡接到请柬的人都要身穿节日盛装,背着装有酒肉和各种礼品的背篓,前往祝贺。客人一进寨门,主人就要与他们共饮一筒同心酒,表示亲如一家,友谊长存,患难与共;然后大家欢聚一堂,对歌祝福;最后才将客人请到家中用美食、美酒热情招待。
  各家客人在主人家欢宴后,又随着锣的敲响,和主人一起到村寨的广场上集中,欢庆新年。此时,不管是新朋友,还是老相识;不管是青年男女,还是老人儿童,都不做袖手旁观的看客。大家肩并肩,手挽手,唱起古老的独龙调,跳起传统的“牛锅庄舞”。人们亲亲热热,亲如一家。按照独龙族的习惯,过年时跳舞,要轮流到各家各户去跳。歌舞结束后,家家户户便把早已准备好的独龙米酒、野兽肉及各种美味佳肴端到舞场,由一位长老用编制精巧的独龙藤器盛着食品,以传统的方式分给每人一份,大家席地而坐,开怀畅饮,共叙友情,共贺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在卡雀哇节中,最隆重最热烈的活动是剽牛祭天。
  这天,男女老少都打扮得十分漂亮,从四面八方集中到村寨中心的祭祀场。剽牛开始时,村寨中较富的人家献出一头牛,主持剽牛仪式的族长卡珊把牛牵到祭祀场中央,拴在木桩上。然后,由推选出来的年轻美貌女子在牛背上披上麻布,在牛角上挂上彩色珠链,表示吉祥。将牛装扮好后,由卡珊牵着牛围绕村寨转圈,围观者纷纷向牛身上抛洒稗子、荞麦等。人们在铭锣的伴奏下,用低沉的调子唱起剽牛祭天歌。歌词中唱道:“祭天神的牛啊,这是你的荣光。你为我们献身于天神,保佑我们生活安康……”牛被牵回祭场中心后,选一名父母双全的青年男子(也有的地方是德高望重的老人),由他手持一锋利的长竹矛,瞄准牛的心脏处猛刺进去。独龙人认为牛被刺中后,倒向主方为吉,倒向客方就为凶;左背朝天为吉,右背朝天为凶。无论吉凶,牛被刺倒之后,大家纷纷走上前来向勇士敬酒。同时,人们围着牛成一个圆圈,敲起错锣,挥刀舞弓,引吭高歌,跳起欢快粗犷的杀牛舞。错锣声节奏缓慢、平稳,跳舞的队形不断变化,不时有人捧着带有双边把手的竹筒走进跳舞的队伍,向每一位祈求天神保佑的人敬上一口酒。舞蹈结束后,开始剥牛分肉。先割下两只牛耳,嵌在树枝上,一人边念祝祷词,边用牛耳在牛的身上来回招拂。
  按惯例,杀牛的人可得到刺杀部位的一大块肉;牛头要分给牛的主人,主人将把它挂在房屋的墙上,引以为荣,同时也是富有的标志。牛肉的分法是凡参加剿牛祭天仪式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可平均分得一份,并当场围着火堆烧食牛肉。人们品尝着馈赠的食品和香醇的美酒,笑语欢歌,彻夜不眠。
  卡雀哇期间,有些村寨的人们要在自己家门前的竹竿上挂麻布旗播。一般是家里有几口人,就挂几面麻布旗播,也可多挂,但不可不挂。人们认为多挂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家族会人丁兴旺;不挂即会遭厄运,甚至家中会死人。此外,有的人还用荞面捏成虎、豹、熊、鹿、岩羊、野牛和野猪等各种野兽的模型,并在模型上披挂麻布,抬到村前,陈列在大树下,由村寨族长主祭,祈祷人畜平安,来年丰收。祭毕,还要进行射击表演,以测验山神是否愿意放出野兽。
  卡雀哇节与独龙族人的宗教信仰有关。独龙族只有五千人左右,大部分住在云南省西北部的独龙河谷,东西两岸都是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山,过去几乎与世隔绝,生活习俗非常古朴。由于生产力低下,独龙族有着浓厚的原始宗教信仰,他们相信万物有灵,认为一生的祸福、天灾、疾病等都是鬼神的安排,必须经常祭神、驱鬼。一年一度的丰收之后,独龙族人便借卡雀哇节表示其对鬼神的感谢,同时还希望鬼神保佑他们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人畜安宁。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