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竞技活动有什么?满族竞技种类简介

作者:姜和

抚顺地区的满族先民曾以狩猎为生,索有重视竞技的传统,清朝也一直强调“国语骑射”,留下不少关于竞技活动的记载,有些项目至今仍在民间流行。据不完全统计,各地挖掘出的满族传统竞技项目已超过一百多个。

踢形头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曾在沈阳南浑河冰面上,举行过盛大的“踢形头”的足球竞技比赛。这种球内装棉絮,外用兽皮缝制而成。比赛的方法是:双方在冰上各划三道横线,两方列队站在线上,开球后双方抢球,谁把球踢过对方人墙并且穿过三道线谁得分,得分多者获胜。当年满族旗人经常在苏子河和浑河的冰上竞技。在陆地上也“踢形头”,以踢进对方“营房”的寨门为胜利。在冰上或陆上“踢形头”,当时称为“蹴鞠之戏”。据本地满族老人讲,这种竞技活动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仍存在。

狩猎比赛参赛两队人数相等,场地大小依人数而定。每人身后背一篓,每队有布制熊、虎各一。开赛后争向对方背篓内投掷布兽,投入“虎”得2分,投进“熊”得1分,每局有规定的时问,5局分胜负。

跑冰鞋早期的冰鞋是把兽骨缚在鞋底上,以后改成嵌铁,参加者分两队相向立于场地两端,两端之间二分之一处为终点,并设置奖品。听发令后奔向终点,先至者可得奖品。

雪地走参赛者脚穿高底“寸子”鞋竞走,以先到终点者为胜。因着高底鞋走路如踏雪而行,故称之。

珍珠球俗称“踢核”、“采核”、“扔核”。满语“核”字是“尼楚赫”的约简音,本是珍珠的意思。把扔小皮球的竞技,叫“扔核”,喻为投珍珠。采珍珠是古代满族传统生产活动之一。后来这一竞技活动演变成以投进攻,以网防守的投小皮球的“珍珠球”项目。现已被国家民委和国家体委定为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新宾满族代表队曾多次参加“珍珠球”邀请赛。

打铜锣该竞技取材于满族古代史诗《尼山萨满传》。竞技场地中心立一竖杆,上挂一面铜锣,每方有一名投包手站在边线上,一方有人把抢到的“包”传到投包手的手里,投包手就可冲破对方的拦截投包打锣,锣响得分。在规定时间里,得分多的一方获胜。有些村庄路口常挂一口钟,小孩们也可分成两队抛包击钟。

摔跤满语称“布库式”,还有叫“厄鲁特”的。赤膊光脚进行比赛,把对方摔倒还不算赢,还要按住脑袋,并使其双肩着地才算取胜。

耍石锁石锁是用石头做成的用来练力气的工具。为好拿,凿出把手,其形状好像旧式的铜锁。竞技时两人、三人不等。一个人要拿两个石锁练,因此也有人管它叫“双石头”。竞技时不只用双手抡,还时常把石锁扔在空中,然后接住。有正面扔、背后扔、掏裆扔、片腿扔。二人以上竞技时还要互扔。

射箭练习弓箭有“弓力七斗,箭发如凿,入辄不可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等说法。竞技时不仅要射击死靶,还要射击移动目标,命中率高者为胜。

赛马满族人喜赛马,永陵便有一处较大的赛马场,遗址尚存。

此外,满族还有“耍中幡”、“赛威呼”、“二贵摔跤”、“拽包”、“打秋千”等竞技活动。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