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曲艺起源于什么地方?蒙古族有什么舞蹈

作者:邓结

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广袤的草原上,流传着'马是翅膀,歌是身影'的谚语。古老的民族,悠久的历史,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丰富的草原生活,孕育出灿烂的民间艺术,在祖国的艺术宝库中,成为瑰宝。

好来宝这是蒙古语,意思为'联韵'。蒙古族民间说唱的一种艺术形式。它起源于东蒙地区,从祝词与赞词逐渐演变成好来宝。实际上是联韵的口头即兴诗。篇幅短的好来宝,廖廖数句;篇幅长的好来宝,可以说唱几天。好来宝的表演,多在节日、婚礼、各种喜庆仪式上,进行演唱。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活泼生动,机智幽默,语言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很受广大农牧民的喜爱。好来宝的表演艺术形式,分为两种。第一种为单口叙事式,蒙古语称为'当海',以马头琴或四胡自伴自唱,多采用叙事、祝赞、讽谕、诅咒等方式描绘人和事。比如《黏糜事赞》,就是一首流传在东蒙地区的叙事式好来宝。

在那秀丽的奈吉湖畔上,满地铺着金黄的黏糜子。八吊钱买来的八把镰刀,去收割金黄的黏糜子。八个年轻的小伙子,八天也割不完的黏糜子。八辆勒勒车套上八头大犍牛,八年也拉不完的黏糜子。八个石磙子八匹马呀,八天八夜也打不完的黏糜子。第二种对口式的好来宝,又称为双人好来宝。它分为回答式和辩论式。由二个人以同一曲词对口演唱,一般是分段分句轮流说唱。通过一问一答或者激烈的辩论,赛智慧,比知识,决口才。最近几十年,好来宝的演唱形式又发生变化,多人演唱,用汉语演唱,以乐队伴奏,多种曲调进行演唱。蒙古族艺术家们把古老民间风俗和艺术形式搬上舞台。

马头琴在辽阔的草原上,经常能听到低回婉转的琴声,悠悠地回荡,这就是马头琴演奏的乐曲。马头琴,蒙古语称为'绰尔'。是传统的拉弦乐器。琴身为木质结构,由琴头、琴轸、琴柱、琴箱组成。琴轸分置左右,安两根马尾制的琴弦,琴箱用松木制成长梯形,蒙以马皮、羊皮或蟒皮,用马尾弓弦拉奏,琴头雕成马头形。关于马头琴的来历,还有一段传说故事。古时,有一位年轻的牧民,有一匹非常钟爱的小马,与他朝夕相处,感情至深,后来,这匹小马被心狠手辣的王爷给射死,年轻的牧民非常伤心,为了怀念这匹小马,取马的腿骨为柱,顶部雕一马头,头骨为筒,蒙以马皮,尾毛为弦,制成一弦琴。每天黄昏月落,年轻的牧民拉起琴弦,以低沉忧郁的琴声,倾诉了对心爱的小马眷恋之情,对王爷无比愤恨的怒火,哀哀琴声在茫茫的草原上流淌,这种琴后来被命名为马头琴。古琴声音圆润,坚实有力,但音量低,音域小。最近几十年,蒙古族民间艺术家,对马头琴进行了改革,改用桐木面板,适应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的演奏,加为四弦,改用金属丝,增强了音量,丰富了艺术表现力,不仅可以为说唱、舞蹈伴奏,而且以它独有的风韵和细腻、悠扬的表现力,在舞台上进行独奏表演。

蒙古族歌舞之风,源远流长。从十二世纪起就有了歌舞风俗的记载,历久而不衰。蒙古族的歌舞和草原畜牧业生产息息相关,当牲畜发生传染病时,要举行祭祀的仪式,同时请来马头琴艺人,让他演唱民族英雄的业绩,以求神圣之灵降临,驱逐妖魔,保佑牛羊的太平。蒙古族的歌舞形式多样,有宗教色彩的歌舞,跳鬼跳神的歌舞;宫廷歌舞,庆典歌舞,气势恢宏壮观;还有民间歌舞,具有强烈的草原气息,最有名的是安代舞。

安代舞这是蒙古族民间的舞蹈,产生于明末年间,发祥地为哲里木盟库伦旗。关于安代舞的起源,有不少传说故事。其中之一的传说是:在草原上,有一位叫安代的姑娘,爱上一位小伙子叫登代。但安代姑娘被迫嫁给了别人,婚事很不顺心,久而久之,忧郁成疾。登代得到这个消息后,经常来到安代门前,唱歌安慰她。乡亲们看见笃厚真诚的小伙子,非常同情他们不幸的遭遇,于是,乡亲们同小伙子一起唱歌跳舞。也有一个传说,讲安代是精灵的名字,酷爱歌舞,常常附在心情苦闷的妇女身上,引起各种疾病,众人必须以歌舞为病人祈求解脱,基于这种传说,跳安代舞有祈求驱魔保平安的含义。安代舞,以歌唱为主,舞蹈动作简单明快,也神称做'唱安代'。经过岁月的流逝,安代舞也在发展变化,内容日渐丰富,曲调增加到30多种,舞蹈动作也有20多个。跳安代舞,人数可多可少,参加跳舞的人,手持毛巾或彩绸,由一位歌手领唱,众人随和,边唱边跳,气氛热烈。很多时候,歌手们即兴编词歌唱,动作朴实大方。安代舞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无论男女老少都愿意走进行列,边唱边跳,抒发感情。

生活在马背上民族,以'歌舞训伴,史诗为鉴'。他们'靠唱记载历史,靠舞蹈表现生活'。从古至今,蒙古族人民就是以这样旷达、豪爽的生活,传承自己民族的艺术。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