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

 《荆楚岁时记》载:“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躁恶鬼。”爆竹起源很早,《说郭》卷六五引据传为汉东方朔撰(神异经》谓:“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长尺余,袒身,捕虾蟹,性不畏人,见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炙虾蟹,伺人不在,而盗人盐以食虾蟹,名曰山躁。其音自叫,人尝以竹著火中爆,而躁皆惊惮。犯之令人寒热,此虽人形而变化,然亦鬼魅之类也。今所在山中皆有之。”

  到东汉,已有元日燃爆竹习俗。《太平御览》卷二九元日条引东汉纬书(易通卦验》载:“正月五更,人整衣冠,于家庭中爆竹,帖画鸡子,或镂五色土于户上,压不祥也。”《荆楚岁时记》所载元日长江流域的爆竹习俗,当就是汉代习俗沿袭下来的。

元旦,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四o岁时部载:“今州人除夕以竹著火,烧爆于庭中,儿童当街爆烧,相望岁呼达旦。”南宋范成大(石湖诗集)卷三o(腊月村田乐府十首)中《爆竹行》里很生动地描画了长江下游地区农村爆竹习俗:“截筒五尺偎以薪,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百声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却拾焦头叠床头,犹有余威可驱病。”

  自火药发明后,有用纸卷火药制成的“爆竹”,当时称爆仗。

  爆仗在北宋就已出现,(东京梦华录)卷七载“诸军百戏”时就已使用爆仗,但当时除夕似仍用爆竹,《东京梦华录》卷一o除夕条载:“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至南宋有见用于除夕者,施宿《嘉泰会稽志》卷一三谓:“除夕爆竹相闻,或亦以硫黄作爆药,声尤震厉,谓之爆仗。”这里将爆竹与爆仗相区别,是长江下游地区除夕仍有沿用爆竹者。但爆仗已开始应用,并愈来愈盛行。

  当时已出现了生产爆仗的作坊,因而到年底,市面上有爆仗出售,还出现了连响的爆仗,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载这种爆仗“内藏药线,一燕连百余不绝。”宋代还有将爆仗称之为纸炮者,王锉《杂纂续》又爱又怕条谓:“小儿放纸炮事。”明代也有沿称者,明《万历绍兴府志》卷一二称:“烧纸炮代爆竹。远近之声相闻不绝。”明代还发明了各式各样的烟火,明沈榜(宛署杂记》卷一七民风一、放烟火条:“用生铁粉杂硝、磺、灰等为玩具,其名不一,有声者曰响炮、高起者曰起火。起火中带连声者日三级浪,不响不起地上旋绕者日地老鼠。筑打有虚实,分两有多寡,因而有花草人物等形者日花儿。名几百种,其别以泥函者日砂锅儿,以纸者曰花筒,以筐函者曰花盆,总之日烟火云。”但这是在北方近傲地区,在南方的长江流域地区,还有地方继续爆竹,(嘉靖常德府志》卷一:“至夜,烧竹爆。”至清代已普遍使用各种鞭炮了,反映清代苏州习俗的《清嘉录》卷一二记载:“(过年)多放爆仗,有单响、双响、一本万利等名。或有买编成百千小爆,淬之连声不绝者,名日报旺鞭。”其按语谓:“长(洲)、元(和县)志皆云爆仗声多者名霸王鞭o"古人爆竹最初是为了驱邪,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四o引李败《该闻集》:“爆竹辟妖,邻人有仲史,家为山魅所祟,掷瓦石、开户墉,不自安。史求祷之。以佛经报谢,而妖祟弥盛。败谓史日:‘公且夜于庭落中,若除夕爆竹数十竿。’一史然其言,爆竹至晓,寂然安帖,遂止。”这与《荆楚岁时记》所载爆竹驱除山躁同义。但到后代,我们在长江流域各地却更多的看到用来营造喜庆的气氛以娱人,胡朴安《中国全国风俗志·江苏仪征))谓:“正月元旦,天未曙,爆竹声累如贯珠,日上三竿乃已。有爆竹表里一色,铺地如红云锦者,曰满堂红。人家开财门、接天地,以之意取吉兆,满堂尽瑞色耳。”江苏《武进县志》云:“武邑元旦启户,放爆竹三声,尚金钱为兆,盖置五色钱于爆中发之,谓满地踏金钱,满城递响,如崩瓦裂石。”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