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饭盒发展史

公元212年,汉献帝建安十七年,曹操想当魏国公,遭到他的亲家、三国第一谋士荀彧的反对。荀彧说:“当年我投奔你是因为你奉天子以令不臣,如今你要挟天子以令诸侯,真是让我失望啊 ”曹操听了一言不发,心里把这个荀彧恨成渣渣了。

后来,曹操趁征讨吴国的时候,半路抛弃染病的荀彧,差人送去一个鸡翅木食盒,盒上有曹老儿亲笔封记,荀彧打开食盒一看,却空无一物。荀彧是个多聪明的人哪,马上明白曹操的意思:“整天吃我的喝我的,还要和我唱对台戏,爷不赏你这口饭吃了。”又因食盒叫“椟”,有暗示服毒自尽之嫌,于是荀彧把自己平生的工作资料付之一炬后,仰脖儿服毒自杀,留了个忠诚于汉室的千古芳名。

看看,古时食盒,还客串过显贵们的政治道具呢,就搁平时,那也是文客骚人、士绅名流显摆收入的道具,那效果跟现在的人出门背着爱马仕,普拉达是一样样儿的。出门访友,或参加诗社、与至交把酒言欢,常常会事先准备一些肴食果品,装在食盒中,让容貌风流的丫鬟提上,作为助兴的下酒菜。就是看哪个人不顺眼,最常见的手段也就是一壶热酒几碟小菜撒点儿砒霜,装在食盒里送去与之食用。

如此, 食盒之于古人简直就是居家旅游、杀人越货之必备佳品嘛。至于一般的穷人家,出门在胳肢窝夹个包袱皮儿,里面卷几张杂粮饼子了事,用甚么食盒。

不过到了崇文黜武的宋代,随着大量的文艺青年涌现,食盒早就降尊纡贵,被普及到寻常百姓家了。元戏《金凤钗》里描写宋人春天出游:“绿杨如烟,郊外踏青赏玩,春盛担子都出去了。”春盛担子就是挑着的食盒。

而在明代小说里,食盒也是很常见的生活用具。如《金瓶梅》的第三十四回:“书童儿在书房内叫来安儿扫地,向食盒揭了,把人家送的桌面上响糖与他吃。”由此也可见食盒在当时普通人家已是常用。

到了清末民初,食盒的功能又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如京城里的未婚男女,男方择送日用衣食等物品给女方,也都是使用食盒来装送。作为传情达意的媒介,食盒也因此具有了浓浓暖意。

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甚至八十年代,工人食堂、学生食堂最醒目的标志就是摆着一排排一摞摞大铝饭盒儿,红色的油漆刷着编号。一打开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味儿扑面而来,算是那些清贫年代里最温暖的回忆了吧。

到了快餐盛行的今天,我以为饭盒儿这个玩意儿应该十分罕见了。不曾想在我二十岁的女儿的背包里又看到了饭盒儿的新品种——数码智能瘦身饭盒。女儿正上大学,每天都在食堂吃公共餐盘——还不用自己洗,买这么一个饭盒不是自找麻烦么。女儿却说这是如今最流行的好身材饭盒,校园里已经风靡盛行,因为它不仅美观卫生,更重要的是能够指导年轻人营养膳食、减脂塑身,是个真正的减肥饭盒。

从曹操的紫檀木食盒到今天的智能饭盒,已是两千年的时空距离,据史书记载,曹丞相死于脑中风,按现代医学来看,极大可能是由于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如果曹丞相能穿越到今天,带回一个智能饭盒,均衡膳食,节制“食欲”,专注养生。恐怕群雄争霸的三国演义就得改写了。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