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捉蛤蟆、采茶

  端午节的风俗很多,有的地方的人们,除前面介绍的外,还有捉蛤蟆、采茶。端午节这天,早早起来,到河边、池塘边捕捉蛤蟆,然后再向蛤蟆嘴里吹进一锭墨,再将蛤蟆带回家,悬挂在屋梁上、或其他背荫的地方,慢慢晾干,做成“蛤蟆锭”。这是一种具有消肿、清热、解毒效益的外用药。小孩子起痒腮(腮腺炎,一种传染病)或人们身上长什么肿痈疙瘩,涂抹上一些研成末的蛤蟆锭,渐渐会消肿祛炎。有意思的是,到了端午节这天,蛤蟆好像知道人们要捉拿它们似的,都纷纷躲起来了,就好像七月七早晨看不到喜鹊,据说是为牛郎织女会面搭桥的传说一样。于是,人们便总结出“蛤蟆躲端午”这句俗语。其实,蛤蟆躲藏起来是气候变化引起的。

端午节捉蛤蟆

 

  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端午节这一天,有早晨采茶、散步的习俗。茶树生长在南方,南方人可采茶。在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没有茶树,但人们也要在端午节时自己采制山茶。端午节早上,有些人将能吃的嫩树叶、嫩灌木叶、嫩中药叶(如构祀)采来,经过几一燕几晾,阴干后就是农家自制的端午茶叶了。这种茶叶虽不能和龙井、铁观音、碧罗春等名茶相媲美,但喝起来倒也清新飘香,蛮有味道的。
  有许多地方,端午节早晨,大人小孩,特别是老年人习惯早早起床,迎着凉爽的清风,呼吸着湿润的空气,到野外散步,登山爬高,活动身体,到河边水旁洗手洗脸,到山野草地采取艾禽,快乐地享受乡村的自然真情和浪漫野趣。
  古时北京还有端午走马、射柳的习俗。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午后,人们精选出上今的骏马,并把马披红挂彩,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后联链飞鞍,风驰电掣,驱马飞行,这就是“走马”。
  走马跟现代的赛马相似,参加者要有个输赚。走马的地点当时有名的有:金鱼池、高梁桥、东松林、北满井等处。“射柳”是辽代的习俗。端午节这一天,皇帝下令武官勇将开展射柳的活动。在空旷的赛场上,取柳树枝条一尺,去掉叶芽,插入土中五寸,把手帕系在柳条的上端。比赛时,前边有一“向导”引马先行,参赛的武职人员,骑马疾驰,随其出发,到一预定的地点,金鼓齐鸣,选手一同开弓,飞马射柳。射断柳枝的有奖,射不中的受罚。还有的在射柳之后,举行骑术打木球比赛。
  在我国的北方大部分地区,还有在端午节讲究吃樱桃、吃桑椹、山杏的习俗;南方如江苏一带有吃蒜头的习惯。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