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是哪一天

  中国人过年真是隆重极了,大年之前,还要过一次小年,这犹如举行一次盛大的运动会,之前要进行一次预赛。腊月二十四日,俗称“小年”,这一夜,家家户户要祭灶神,即送灶君上天。
  灶神,又称灶君、灶王、灶王爷、灶君菩萨等。
  我国最初的灶神是一位女性,《庄子·达生》云,“灶有髻”,这位神祗著赤衣,状如美女”。汉代以后,出现了男灶神。这些灶神都是很有地位的人物。《淮南子>)说:“黄帝作灶,死为灶神。”又说:“炎帝于火,死而为灶。”《五经异议》则认为:“火正祝融为灶神。”人们让极受敬仰的黄帝、炎帝和火神祝融来充当灶神,灶神的规格之高是空前的了。
  以后,有关灶神的传说越来越多,几成定论的灶神是张单。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卷14载:“灶神名隗,状如美女。又姓张,名单,字子郭。夫人字卿忌,有六女皆名察洽,党以月晦日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三百日,小者夺算,算一百日,故为天帝督使,下为地精。”原来,这张单是一个有六个女儿的人,常在每月的月末上天,向玉皇大帝打小报告,被举报者,大错则减寿300天,小错也要折寿100天。玉皇大帝派他专司监察之职。看来这灶神端的了得,是个不可怠慢的人物。
  灶君既然成了主宰各家各户命运的“司命”之神,人们对他岂敢礼不周到?宋代诗人范成大有一首《祭灶词净,描述世间人们千方百计地讨好灶王爷的心理和行为,虔诚之中又很有幽默感: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
  男儿酌酒-k-Jb~,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民间祭灶,实际上是用酒食来收买和讨好灶神,以免他瞎说乱讲,降灾于人。这样,古代神圣庄重的信仰便趋于滑稽可笑了。《灶君宝卷》中就特地申明说:“更有腊月二十四,子时灶君上天庭。大小一家功与过,奏与玉帝得知闻。本年正月初一日,子时回位坐神庭。来迎去送宜诚敬,不可忽略慢灶君。本是礼时求吉庆,不是媚灶等王孙。”民众祈求吉庆的心理可见一斑。
  在文人的笔下,更有借祭灶来诉说自己清贫的苦衷,唐代诗人罗隐的《送灶净诗就这样喟叹道:
  一盏清茶一缕烟,灶君皇帝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
  对灶神,既然惹不起,又躲不起,只好在上供时想点办法。于是每年腊月二十四祭灶时,有的用糖敬它,好把灶王爷的嘴巴粘住,使它不能乱说话;有的用酒糟涂抹灶门,这叫“醉司命”,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笔者故乡沔阳人送灶神,通常为灶君备足一份干粮,以及马料(七节稻草)、茶叶,还放一块麻糖,用茶盘端到灶门口,让灶神心满意足地上天;到了除夕,又焚香化纸,将它接回家与家人一道过年。
  民间谚云:“男不玩月,女不祭灶”。祭灶,是男子的活动。此外,祭灶时,人们还在灶神的画像旁贴上这样一副对联:
  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这就是人们大献殷勤时心迹的真实概括。

  节日名称:小年。
  节日时段: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中国民间信仰的灶君,又称“灶王爷”,是掌管一家人祸福的灶神。据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A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株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他的嘴被粘住,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
  从腊八起,人们就开始扫除,直到腊月二十三前后才能扫除完毕。扫尘又称扫房、打尘埃,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为的是除旧迎新,祛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在北京,通常把腊月二十四定为“扫房日”。
  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屋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扫除完毕,各店铺、居民家焕然一新。新贴的春联鲜艳夺目,显示着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活灵活现的门神、抬头见喜的横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画、花团锦簇的灯笼和神完上丰饶的祭品,无不洋溢着欢天喜地、欣欣向荣的节日气氛。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