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乞巧风俗

  七夕乞巧风俗,东西南北各个地方大体相同,不过也有小异者,兹录如下。
  《山东志书》:堂邑县(今山东聊城西)“七月七夕,女红乞巧,造云面,设祭丘陇,谓之荐新。”霑化县(今山东沾化西)“七月七日,女子陈瓜果祭王母,乞巧。”
  《山西志书》:临晋县(今山西临猗西“)七夕,先期以麦、豆浸瓦器内,生芽六七寸许,谓之巧芽。是夕,儿女掐麦、豆芽尖,置盂水上,曰漂针试巧,视针影作笔尖、鞋底之状,以为得巧。”
  《江南志书》:崇明县(今上海崇明岛)“七月七日,食饺饵油,食捏就,名曰吃巧武进县(今江苏常州)“七月七日,妇女采凤仙花染指甲,祀织女星乞巧。”通州(今江苏南通)“七月七日,士人祀魁斗,妇女则望彩云,见者为得巧。”

  《广东志书》:新兴县(今广东新兴“)七夕,童子焚书纸,女子焚麻缕,酹以果酒,曰乞巧。”
  《浙江志书》:台州府(今浙江临海)“七月七夕,置水于檐外,散花其上,以乞巧于织女。”
  七夕除乞巧的风俗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风俗。兹列如下:

供奉“磨喝乐”

  磨喝乐是古代民间的儿童玩物,就是小泥偶,其形象多是身着荷叶型半臂衣裙,手里拿着荷叶。据史料记载,每年七月七日,“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宋朝后期七夕节日中的磨喝乐,便不再是小土偶孔它的做工越来越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各异,最大的有三尺多高,与真正的小孩子不相上下,而这时的磨喝乐则是用象牙雕镂或用龙涎佛手香雕刻而成。磨喝乐的装扮,更是精巧之极,有的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有的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用金玉宝石来装饰,这样,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要高达数千钱。

曝衣书

  《直隶志书》说,内丘县(今河北内丘)“七月七日,暴衣书,不知乞巧。”其实,此俗古已有之,宋卜子杨《园苑疏》说:“太液池西有武帝曝衣阁,常至七月七日,宫女登楼曝衣。”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说:“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

牛生日

  这一风俗可能由传说中牛郎的老牛而起。《直隶志书》说,永平府(今河北卢龙)七月七日“为牛生命日,挂花枝于牛角,可无灾,以面饼赏牧童。”《山东志书》说,禹城县(今山东禹城)“七月七日,牧童采野花,插牛角,谓之贺牛生日。”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老牛的生日,因此在这一天,儿童们会把摘来的鲜花带在老牛的头上,来为老牛庆祝生日,这种习俗叫做“贺牛生日”。

挂花红与放河灯

  《山西志书》说,平遥县(今山西平遥)“七月七日,于田禾上挂花红纸条,以辟冰雹;夜放河灯,以济鬼。”

报田公

  《山西志书》说,广灵县(今山西广灵“)七月七日,折柳枝挂楮钱插田中,以报田公。”所谓田公,即土地神。

拜白云

  《河南志书》说,汲县(今河南汲县)“七月七夕,陈酒脯瓜果于庭,见天河中有白云便拜,得福。”这一风俗近于祭牛女拜银河的风俗。

馈女仪

  《陕西志书》说,白水县(今陕西白水“)七月七日,男家馈女仪,竞丰,几与聘等。”

鹊桥渡

  《浙江志书》说,西安县(今浙江衢县“)七月七日,小儿以五日所系之彩索剪之,泛以水,送置屋上,以为鹊桥之渡。”

验鹊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说:“织女渡河使鹊为桥,故是日人间无鹊,至八日则鹊尾皆秃。”因这一传说,民间有了验鹊的风俗。《直隶志书》说,永平府(今河北卢龙“)次早视鸦鹊顶毛为取填河之验焉。视鸦鹊顶”

点荷灯

  《湖广志书》说,彝陵州(其地不详,疑为今云南彝良)“七夕,家家树点荷灯,取荷叶极大者,插蒲烛,灌脂其中,燃置竿头,于户外树之。相传,秦白起欲夜烧彝陵,望多灯而止。今遂遗为故事。乡人以蒲黄浸香油燃于中庭,谓之照毛蜡烛。”

观巧云会

  《湖广志书》说,公安县(今湖北公安西南)“七夕,治酒,露坐彻夜,谓之观巧云会。 结缘。《福建志书》说,漳州府(今福建漳州市)“七夕,女儿乞巧,持熟豆相遗,谓之结缘。”

烧冥衣

  《广东志书》说,琼州府(今海南省)“七月七夕,乞巧,用彩色纸糊制冠履衣裙,剪金银纸,备牲醴,祀祖先,谓之烧冥衣。富室斋醮焚纸衣,以赈孤魂。”

好颜色

  《广东志书》说,英德县(今广东英德)“七夕,女星傍有小女星,妇女于是夜静俟焚香修供,得好颜色。”又(江南志书)说,无锡县(今江苏无锡市)“七夕,乞巧,女子以杂花浸水,露置庭中,旦则取以靧面,谓能好颜色。”

七夕占候

  《山东志书》说,诸城县(今山东诸城市“)俗谓是日织女将牵牛,哭泪多,成雨。”《江南志书》说,高邮州(今江苏高邮“)七月七夕,前望潢河影出没,占荞麦丰歉。”太湖县(今安徽太湖“)七夕,相传是日银河没,以其去口远近卜谷价多寡。”《江西志书》说,铅山县(今江西铅山南“)七夕以前占河影  ,没三日而后见,则谷贱,七日而后见,则谷贵。”

染指甲

  在中国西南一带,四川省部分地区以及贵州、广东两地流传着七夕女子染指甲的习俗。这些地区的年轻姑娘会将自制的指甲水涂在指甲上,还用自取的树上的浆液洗头发,据说这样不仅能使自己更加美丽迷人,而且还会为自己祈求到理想夫君,因此这种习俗在姑娘中十分盛行,许多儿童也会参与到这种活动当中,而他们则更多的是以一种单纯娱乐的心态来参与游戏活动。

拜“床母”

  除了七夕拜七娘之外,台湾地区的人民还会举行拜床母的节日活动。人们会准备小油碗到自己的房中去拜祭床母。拜七娘与拜床母有类似含义。生产育儿是女子不可替代的责任,与女子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女子所拜祭的神也多是女性神仙,表达了女子希望自己养育健康快乐的孩子的美好愿望。而“床母”是儿童的保护神,她的生日便是七月七日。在这一天中,有孩子的母亲会在自己孩子的床头放上床母的神像,祈求孩子健健康康,还会给床母供奉许多供品,如油饭、鸡酒,另外,人们还会焚烧“四方金”和“床母衣”。拜床母的时间并不太长,这是因为如果祭拜时间过长,床母便会宠着孩子赖床了。因此,祭拜床母不像平常祭拜要斟酒三巡。在人们摆放好供品,烧完香后,就可以准备烧“四方金”和“床母衣”,烧完就可以撤供。祭拜床母也是为了祈求自己的孩子快快长大。

做16岁

  起源于台南市西区,民间传说妇女结婚后,求“注生娘娘”早生贵子;怀孕后,求护临水夫大,保佑分娩平安;婴儿诞生以后到16岁,则获“七娘妈”庇护。因为“七娘妈”是儿童的保护神,所以小孩满16岁时,要在当年七月七日“七娘妈生日”这一天,举行成人礼,俗称“做16岁”。

接露水

  在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时节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果将此露水抹在脸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杀鸡禁鸣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幸福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今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