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俗(千童信子节、关公信俗、石浦-富岗如意信俗、汤和信俗、保生大帝信俗、陈靖姑信俗、西王母信俗)

2013-10-11 0 反馈

民间信俗.jpg

  信俗又称“俗信”,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民众会对某种民俗现象产生心理和行为认同。传统民间信仰崇拜的神灵是信俗产生的一个重要源头,祈福避害则是传统信俗传承不断的内在原因,各种民俗文化表现形式的集合构成了民间信俗的文化空间。


民间信俗·千童信子节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盐山县

千童信子节是两千多年前徐福携千名童男童女东渡扶桑历史事件的文化遗存,流行于河北盐山地区。信子节只在农历甲子年的三月二十八举行,其他年份的农历三月二十八进行一般性的祭祀活动。

千童信子节祭祀活动从农历三月二十八上午辰时开始,大约到午时结束。活动过程中,参加人员在主事者带领下沿街游祭。做完祭祀法事,信子还要沿街回到开化寺,由主事人率领着再拜千童碑、千童殿。信子节所使用的信子造型先后有过筑高台、绑木架、焊铁架三种形式,在传统的绑木架形式中,以木杆、铁棍绑制成木架,竖杆顶端用铁棍、木板搭起空中舞台,台上有童男童女表演各种艺术造型。支撑舞台的木杆下端固定在铁、木制作的架子上,36名粗壮大汉抬起架子,踏着锣鼓点稳步前进。架子前以三节棍和狮子舞表演开道,架子后紧跟着落子、高跷、旱船、竹马、花狸虎、秧歌等各种花会,边走边演,十分热闹。

千童信子节是盐山当地民间信仰的重要体现,具有较高的民俗学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它丰富和活跃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为河北地区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间信俗·关公信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运城市,河南省洛阳市

  在中国民间,关公与孔子并称,被尊为“武圣人”。关公庙祭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波及海外,至今承沿不绝。

  关公信仰随历史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相对固定的模式。东汉至五代时参照古社稷和孔子祭仪奉祀,北宋行太牢礼祀的祭典,明代洪武年间增加了“迎神”、“娱神”、“送神”等内容,清代康熙帝钦定关公诞祭日为五月十三日,在洛阳关林举行的祭祀仪式由视牲、陈设、盥洗、初献、拜四方、谒拜、终献、圆墓等环节组成,由洛阳县令主持。

  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是关公故里,围绕关公形成的关公祖庙信俗内涵极其丰富。解州关帝祖庙是全国最大的关庙,它敕建于隋代开皇九年(589),前朝后寝,在国内外数以万计的关帝庙中规格最高。这里自古以来都要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关帝生辰、四月初八及九月初九举行庙会,久之形成习俗,一直沿袭下来。

河南洛阳的关林是我国唯一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建筑群,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它因葬有关羽首级而形成庙祀,明代万历二十年(1592)在汉代关庙的原址上形成今天庙会的基本规模。关林庙会于每年春、诞、秋三祭日即正月十三、五月十三、九月十三举行,祭祀仪式汇集了狮舞、鼓舞、武术、杂技、面塑、海神、高跷曲子等洛阳地方民间艺术,同各种信俗传说融为一体。

关公信俗的核心内容是信义为本、忠诚为贵的传统观念,这一思想得到海内外华人的广泛认同,成为华人世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目前关公信俗活动中的面塑、宫廷乐、海神、高跷曲子等形式知者极少,已面临失传的危险,急需抢救保护。


民间信俗·石浦-富岗如意信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象山县

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渔山渔村和台湾省台东县富岗新村共同信奉着鲜为人知的海上平安孝神如意娘娘。如意娘娘信俗是一种民间自生现象,它与妈祖信仰相似,是浙江宁波、台州、温州沿海一带渔民的精神寄托。据传浙东地区民间信奉如意娘娘已有几百年的历史。20世纪的内战造成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彼此隔绝的特殊状况,在此情势下,形成了象山石浦与台东富岗(小石浦)两岸如意娘娘往来省亲迎亲的习俗。

石浦 ——富岗如意信俗是增进海峡两岸文化认同的情感纽带和推进中华传统道德传承的有效手段,作为民间信仰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为民俗学、宗教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民间信俗·汤和信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

汤和信俗是流传于浙江南部温州地区的一种民俗文化,也是我国古老的中元节习俗中最具典型性的个案。

明初,东南沿海频遭倭寇侵扰,百姓不堪其苦。大将汤和奉太祖朱元璋之命沿海岸线修筑卫所59处,温州宁村所即为其中之一。倭患平息后,民间感念汤和的功德,在东南要塞宁村建庙立祀,并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举行“汤和出巡”、“追悼倭难亡魂”等仪式。整个活动持续五天,仪式所到之处,人们夹道摆祭迎候,久之逐渐形成颇具规模的汤和节,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汤和信俗在东南沿海一带影响深远,具有广泛的民间性和自发性。它突破中元节祭祖和送鬼的一般习俗,形式上涵括了手工技艺、歌舞、曲艺等众多的民间艺术门类。信俗中注入爱国主义与缅怀先辈两大主题,表达了人们对民族英雄的尊崇和热爱,有助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优秀传统道德的传承发展。


民间信俗·保生大帝信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龙海市

保生大帝信俗包含祭祀、进香、祈求药签、巡游等内容,其起源可追溯至北宋中期。明代后期及有清一代,保生大帝信仰随开垦者渡海流入台湾。现时中国大陆及台湾的保生大帝祭祀均延袭古制,与地方民俗相结合,形成一套带有闽台地域特色的祭典仪式,在海内外极具影响力。

保生大帝姓吴名本,北宋同安县白礁乡人。他精通医术,以高超的治疗手段救济生民,被民间私谥为“医灵真人”,身后又得到历代褒封。明代永乐十七年(1419),朝廷敕封吴本为“恩主昊天金阙御史慈济医灵妙道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在民间,保生大帝又被称为“吴真人”或“大道公”。

慈济宫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青礁村东鸣岭山麓的岐山,九龙江北岸每年前往青礁慈济宫保生大帝祖庙朝拜的海内外香客达十几万人,青礁慈济宫因此而成为世界保生慈济文化的中心。

白礁慈济宫位于福建省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村,白礁慈济宫吴真人诞辰祭典仪式是海峡两岸民众共同奉行的一种传统祭祀仪式,参加者以龙海人为主,延及海峡两岸民众和东南亚地区的华侨华人。

农历三月十五是吴真人诞辰日,民间照例举行自宋代即形成的吴真人诞辰祭祀仪式。祭典由多个环节构成,首先鸣钟九响,擂鼓三通,然后鸣炮,与祭者分香,行上香礼,再向吴真人献花、献茗、献果、献牲、献财帛,向吴真人暨列位尊神行三跪九叩礼,恭读疏文,恭化财帛,望燎。接着进行绕境活动,巡游队伍蹈火出阵,以白礁慈济宫宫旗、神童阵、肃静牌、神像、凉伞为前导,同时配以全套乐队。祭典期间还开展民间文艺活动,漳州木偶戏、南音和来自台湾的芗剧等都参加表演。

保生大帝信俗涵括了闽台民间文化、闽台历史、民间医药、民间艺术、民间宗教信仰等一系列内容,具有社会学、宗教学、民俗学、闽台地方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民间信俗·陈靖姑信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古田县、福州市仓山区

福建省古田县临水宫主祀道教神女陈靖姑,朝拜陈靖姑、举行请香接火仪俗是目前福建省乃至江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其影响甚至波及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陈靖姑信俗肇始于宋而盛于明清,香火一直传承不断。据明万历《古田县志》载,陈靖姑生于唐代,传说她是福州仓山下渡人,24岁时脱胎祈雨,为解除旱情、拯救百姓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身后被尊为儿童妇女保护神,仓山下池许真君庙附近的一座旧木屋也被当地人视为陈靖姑祖屋加以供奉。

陈靖姑信俗影响及于闽、台、港、澳、浙、赣、湘、粤、桂、鄂、皖等省(区)和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信众达八千多万,出现四千余座临水宫分庙,形成一种特殊的民俗文化现象。请香接火仪俗全年进行,而以农历正月陈靖姑诞辰月的仪俗活动最为隆重。届时各地信众组成“夫人社”到古田临水宫庆祝圣诞,并从祖宫请香接火回乡祈神醮仪,反映出大众中普遍存在的祈福求安愿望。在此过程中,各地不同流派的道教科仪、民间音乐、戏曲舞蹈、传统武术、民间曲艺等都得到充分的展示。台湾有四百多座临水宫分庙,近二十多年来台湾到古田祖宫朝圣者已有四十多万人次。以请香接火仪俗为媒介,台湾同胞在人同祖、神同缘的俗信仪式中增进了与大陆同胞的情感交流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民间信俗·西王母信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泾川县

西王母信俗是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群众中长期流行的一种民俗文化,这种在漫长农耕生活中形成的信俗以西王母文化为载体,以酬神娱人为主要特征,包含有历史、宗教、民俗、礼仪、节庆、工艺、技能等诸多文化内容,显示出鲜明的西北地方特色。

西王母信俗始于宋代,北宋开宝元年(968)农历三月二十在泾川回山的西王母祖庙举行了隆重的祭祀仪式,翰林学士陶谷奉宋太祖之命撰成《重修王母宫颂》碑,详尽记载了西王母古部族的历史及泾川地区盛大的西王母祭典状况。由此开始,西王母祭典在当地一直绵延不断,至今已逾越千年,传承1039届,深深植根在广大民众的心中。

每逢农历三月二十西王母祭典,泾川人几乎倾城出动,许多信众凌晨三时许即赶到西王母祖庙抢烧头香。早上七时许,各乡镇群众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涌向祖庙焚香化表,或求神赐子嗣、祛病痛、降吉祥、保平安,或祷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陕西、宁夏、河南等省和庆阳、西峰、宁县、镇原等市县的信众不顾路途遥远,也纷纷携带各种供品赶来参祭。

西王母信俗反映了广大民众追求和谐团圆的美好生活愿望, 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进一步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精彩推荐